- 註冊時間
- 2018-3-19
- 最後登錄
- 2025-4-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70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183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眾生皆有“生死簿”,信教群眾上戶口很重要!
一、“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類盡除名”。
記得在兒時看電視劇《西遊記》,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個情節是悟空喝醉酒夢入地府,勾畫生死簿的故事。
小時候不懂為何悟空勾畫生死簿就可以不死長生,既然那麼簡單,長生也不是一件難事啊。
現在對道家稍微瞭解之後,才知此中有很多的東西值得細細討論。
這個故事是在《西遊記》第三章“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類盡除名”一回中。
內容如下,讓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
悟空執著如意棒,徑登森羅殿上,正中間南面坐下。十王即命掌案的判官取出文簿來查。那判官不敢怠慢,便到司房裡。捧出五六簿文書並十類簿子,逐一查看。蠃蟲、毛蟲、羽蟲、昆蟲、鱗介之屬,俱無他名。又看到猴屬之類,原來這猴似人相,不入人名,似蠃蟲不居國界,似走獸不伏麒麟管,似飛禽不受鳳凰轄,另有個簿子。
悟空親自檢閱,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號上,方注著孫悟空名字,乃天產石猴,該壽三百四十二歲,善終。悟空道:“我也不記壽數幾何,且只消了名字便罷!取筆過來!”那判官慌忙捧筆,飽掭濃墨。悟空拿過簿子,把猴屬之類,但有名者一概勾之。捽下簿子道:“了帳!了帳!今番不伏你管了!”一路棒打出幽冥界。那十王不敢相近,都去翠雲宮,同拜地藏王菩薩,商量啟表,奏聞上天,不在話下”。
悟空勾畫生死簿,其結果就是“自此,山猴多有不老者,以陰司無名故也。”也就是因為在陰司的生死簿上被消去了姓名,山猴多不老不死,悟空雖有人相,但是不入人名,而另有一個薄子。
二、眾生皆有“戶口名簿” 道民上戶口很重要。
從小說來看所有有生之屬,皆有一個記錄其生死的薄子,不光光記錄了有生之屬的壽命,還有姓名,所屬種類,是否善終。這個簿子保存在地府森羅殿中,而簿子上有生之屬的生死是可以被修改的。《西遊記》中的生死簿,其實有現實的來源,即道門中的命籍。
道門中的命籍,可以理解為記錄道民生死壽命的神聖檔案。其概念最早出現在後漢天師道的宗教思想中。
如在《陸先生道門科略》中,陸修靜就強調,天師要以掌管道民的“命籍”為根本,(可以理解為道民的戶口),道民也應該非常重視“命信”,需要交納“法信”(求法的信物)而獲得命籍(戶口),從而能夠保證闔家平安。
以十月五日三會之日為大限,如果“命信”不到位,則登不上“命籍”,即使花重金來修廚會祈福禳災,也彌補不了“命信”缺失所造成的損失:
“奉道之科,師以命籍為本,道民以信為主,師為列上三天,請守宅之官依籍口保護,禳災卻禍。雖一年三會,大限以十月五日齋信一到治。又若家居安全,設上廚五人。若口數減落,廚則不設,齋信如故。若命信不到,則命籍不上,雖複別有重?廚福,不解此信之闕”。
三、“生死名簿,在天明堂”。
但是道門中類似於命籍的概念出現的要更早,在《太平經》中就有黑文青錄,黑文主死,青錄主生,而這樣的一種命籍,就被稱之為“生死名薄”。
《太平經合校》卷一:“太平少時姓名,不可定也。行之司命注青錄,不可司錄記黑文。黑文者死,青錄者生。生死名簿,在天明堂”。
四、違反教規戒律,要被“扣除壽命”。
而在記載天師道的種種儀軌戒律的《玄都律文》中,更強調命籍的重要性。在天師道的思想中,道民的命籍上的壽命更是與道民的行為有了聯繫。如果道民違背了道門戒律,就要被奪算、奪紀。
所謂奪算,就是要在命籍扣除一定的壽命用來懲罰。奪算一日就是減少一日的壽命,奪算一紀就是減少十二年的壽命。
“律曰:制,男官、女官、籙生、道民,天租米是天之重寶,命籍之大信,不可輕脫,禍福所因,皆由此也。七月七日為上功,八月為中功,九月為下功,十月五日輸者無功無過,皆輸送本治。違法則命籍不上吏守人,上延七祖,下流後代,家長罰算二百日,戶口皆各罰二紀”。
五、“命籍”成為神對人進行褒獎懲罰的工具。
道門將長生久視作為終極目標,奪算可謂是非常嚴重的懲罰,而在其他的天師道經典中,如《赤松子章曆》、《千二百官儀》等,奪算亦是非常常見的懲罰手段。
而記載著道民的壽命,對道民進行奪算懲罰的依據——命籍,更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命籍成為了神對人進行褒獎懲罰的工具。
六、月十八日,道民燒香行道求取生錄。
而發展到後來,掌握命籍的神更是受到道民的重視,在這些掌握命籍的神的出遊的特定日子,人們都要進行宗教活動。
比如在《無上秘要》中,就有月十八日眾仙真要“集校天民薄錄”、“分別善惡”,那麼道民就要在月十八日進行燒香行道的活動,從而獲得姓名進入生錄的資格。
“元始靈寶東南天大聖眾至真尊神、無極大道南上老君、丹靈南極真人、太和玉女,常以月十八日上會靈寶太玄都玉京山洞靈丹台,奉齋朝天文,集校天民薄錄,分別善惡。其日,敕天一下,周行地上,司察兆民功過輕重,列言靈寶洞靈丹台。其日,有修奉靈寶真經,燒香行道,齋戒願念,不犯科禁,則司命勒名生錄敕,地祗管護,福慶日隆,萬願如心;有違科犯禁,削除生籍,移名鬼官。”
七、誰是掌管命籍之神。
在早期道門的認識中,人的出生是需要如太一神來給予命籍(又叫符籍、軌籍)。只有獲得了命籍,人才能夠出生。
如在《洞玄九天生神章經》中就有:“人之受生於胞胎之中,三元育養,九炁結形。故九月神布,炁滿能聲,聲尚神具,九天稱慶,太一執符,帝君品命,主錄敕籍,司命定算,五帝監生,聖母衛房,天神地祇,三界備守。”
一個人的出生,受到太一,帝君,司命,五帝、聖母等諸多神靈的監督而形成命籍。
而在《洞真九真中經》也有:“五神命其形體,太一定其符籍,忽爾而立,恍爾而成,罔爾而具,脫爾而生”。
八、神仙鬼怪也有“命籍”。
而不光光人有命籍,神仙鬼怪亦有命籍,只不過不叫做命籍,而有其他的名號。
在六朝道經《北斗九皇隱諱經》中,北斗星被看做是主宰各種命籍的神,他掌管著上中下三類的錄籍:“丹元星,天之(北)鬥君,主命錄籍,上總九天譜錄,中統鬼神簿目,下領學真兆民命籍,諸天諸地,莫不總該”。
可以說在道門的世界中,神人鬼均有錄籍,三者的命運與位置的升降都記錄在錄籍之中。
以上就是對道門的命籍做了一個小小的梳理,對命籍這樣的一種神聖檔案的重視和利用是其他宗教所缺乏的,這也正體現了道教作為中國本土宗教的特色。而命籍與道教中神官制度相互支持,更體現了中國傳統官僚本位思想對傳統道教的影響。
來源:道站 |
-
總評分: 威望 + 2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