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364|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際] 新加坡利用 "機器人蟑螂" 協助緬甸地震搜救工作 [複製連結]

Rank: 10Rank: 10Rank: 10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4-7 19:14:0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新加坡利用 "機器人蟑螂" 協助緬甸地震搜救工作



3 月 28 日,緬甸發生 7.7 級地震,造成 3,000 多人死亡 。

新加坡共和國(Republic of Singapore)共派出 10 隻 "機器人蟑螂" 前往緬甸協助搜救工作 。

這些昆蟲被空運至緬甸,並於 3月30日加入 新加坡民防部隊 (Singapore Civil Defence Force , SCDF)
的 "獅心行動特遣隊" (Operation Lionheart contingent) 。

這是世界上第一次將此類 "機器人" 應用於人道行動 。

這也是 "昆蟲混合機器人" 首次在野外應用 。

"機器人蟑螂" 是由 新加坡 內政部 科技局(HTX)與 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和
Klass Engineering and Solutions 共同開發的 。

他們於 3月31日首次部署到緬甸,並於4月3日兩次部署到 首都 內比都(Naypyitaw) 。

他們沒有發現任何倖存者,但 "機器人" 幫助該小組涵蓋了一些受災最嚴重的地區 。

新加坡民防部隊(SCDF)於 3月29日派遣一支由 80 名搜救人員 和 4隻搜救犬組成的隊伍前往緬甸。

新加坡 內政部 科技局(HTX)團隊 由兩名 HTX 工程師 和兩名 Klass Engineering and Solutions 工程師組成,
他們在一天後帶著 "機器人蟑螂" 加入了行動。

每隻 "馬達加斯加發聲"(Madagascar hissing) "機器人蟑螂" 都裝有 紅外線攝影機(Infrared cameras)和感測器
(Sensors),長約 6 公分。 由於體型較小,它們可以在 遠程控制下在廢墟下的狹小空間中行走。

使用電極(Electrodes)來刺激 蟑螂 並控制它們的運動。 透過攝影機 和 感測器收集的資訊由機器學習演算法處理,
可以確定是否有生命跡象。

然後,這些資訊透過無線方式發回給工程師,幫助團隊部署資源。

這些蟑螂於 2024年4月在 新加坡舉行的 Milipol 亞太地區 和 TechX 高峰會(Milipol Asia-Pacific and TechX Summit)
上亮相,並計劃從 2026 年左右開始部署。

儘管機器人仍處於研發階段,但緬甸的災難促使 HTX 加快這項技術的發展,以配合 新加坡民防部隊(SCDF)的努力。


HTX 機器人、自動化和無人系統專業中心的工程師 Ong Ka Hing 先生在緬甸表示,HTX 團隊經過三個小時的飛行抵達
仰光(Yangon),又在 路上行駛了七個小時 才與新加坡民防部隊(SCDF)會合。

4月4日,王先生透過 視訊通話接受 新加坡《海峽時報 / The Straits Times》採訪時表示:「道路出現裂縫,我們必須繞行
好幾條路。們還看到人們流離失所,露宿街頭,食物和水都短缺。這真是一次超現實的經歷。」


3 月 31 日,他們首次被派往一所面積相當於兩個足球場大小的倒塌醫院。

新加坡民防部隊(SCDF)已使用搜救犬對部分區域進行了清掃,並要求使用 HTX 蟑螂探查犬對廢墟下進行更深層的檢查,
這項工作耗時約 45分鐘。


另一位 HTX 工程師 Yap Kian Wee 表示,當地居民向他尋求幫助時,氣氛非常沮喪。

葉先生說:“他來找我,說醫院倒塌時他的兄弟姐妹就在裡面,希望我們能幫忙尋找倖存者。當我聽到這個消息時,
我真的很難過。居民們一整天都站在倒塌建築物遠處,希望能夠找到他們的親人,無論他們是死是活。

他說,他們看到附近另一隊從廢墟下拉出一具屍體。

與ST視訊通話過程中,電源突然斷電。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王先生和葉先生表示,只要需要,他們就會一直留在 新加坡民防部隊隊伍(SCDF) 中。

他們補充說,蟑螂的狀況仍然良好,靠胡蘿蔔和水生存。

Ong 先生表示,在現實生活中被部署是一次令人謙卑的經歷,他仍然對這項技術的潛力持樂觀態度。

他說:“新加坡的測試非常不同。這裡的情況是真實的、動態的。”

“我們遇到了一些技術問題,事情進展並不順利。但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經驗,有助於我們改進未來的部署。”


國際媒體  :  《海峽時報 / The Straits Times》 /  新加坡共和國  ,   https://www.straitstimes.com/sin ... ts-in-myanmar-quake

評論 : -  希望有更多各方的幫忙在緬甸 。

          -   罔顧人命的國家,別去最好 。

          -  生在擁有 主權的國家 , 有獨立 、有自由  、有民主 、有法治 、有宗教 的國家 , 很幸福,感恩。

          -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隨喜讚歎!功德無量!


12055552345825404230.jpg (21.66 KB, 下載次數: 0)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2Rank: 12Rank: 12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25-4-8 06:34:59 |只看該作者
只要出發點與動機真誠,單純為了挽救生命、減輕苦難,無論行動大小,都應當獲得尊敬與肯定。
然而,若是藉由災難之名刻意打造舞台,將救援行動變成鏡頭下的擺拍秀,甚至淪為內部宣傳的工具,這樣的行為不僅喪失了基本的人道精神,更是在災民的苦難上築起虛假的光環,毫無人性可言。
真正值得敬重的,是那些默默付出、不為掌聲而行動的人,而非只為聚光燈而現身的角色。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19 07:5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