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 那个缺爱的女孩,她们真正失去的不是父母的爱,而是自己爱自己的能力![6P] [複製連結]

Rank: 2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昨天 19:3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01

  “我走不出去,我不想走了”

  说起小S,我一直觉得她是一个很矛盾的人。

  主持《康熙来了》的她,大胆、泼辣、直爽、幽默,生活中的另一面,她却卑微、脆弱、孤寂、不安。

  前阵子,她在节目《花花万物》中,因好奇让嘉宾肖央催眠自己,没想到心理崩溃、当众痛哭。

  “在一条漆黑的隧道里,有很多可怕的东西……”

  “有婴儿、老人,很多手跟肢体,还有很多黑影在我面前一直晃……我现在很害怕……”

  “没人能帮我……”

  “我走不出去,我不想走了”

  催眠唤醒了最真实的她,不管拥有多少名利和成就,她一直是那个独自在黑暗中行走,自卑又无助的小女孩。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成年后的行为模式,很大程度上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的遭遇,反观小S儿时的家庭环境,或许可以发现一些原因。

  爸爸酗酒、赌博、家暴,而妈妈因为生了3个女儿,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毫无地位,只好忍气吞声过日子。

  童年的情感忽视,让她不懂得如何爱自己,更不懂得如何爱别人。

  

  02

  “只有不断付出,才能得到爱”

  心理学有个词,叫“镜映”,描述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积极的情感回应与互动。

  简单点说,要让孩子产生“我是完美的,而且你爱我”的念头,而不是让他觉得“我必须变得更好,才能被爱”。

  对于长期遭受情感忽视的孩子而言,因为缺少来自父母的爱和肯定,他们很难理解自己的情感,更不信任自己的内在感受。

  

  心理学专家武志红分享过一个咨询者的案例:

  一个女孩,总因为恋爱中男友太依赖自己而分手。她想要依赖别人,可是每一任男友却都喜欢依赖她。

  很奇怪,不是吗?

  后来发现,她每次一谈恋爱,就会开启“照顾者”模式:

  “礼物太贵了,不要买了”

  “家务我来就好,你不用管”

  “只是一点点不舒服,没关系的不用麻烦你”

  一方面照顾对方,同时也在不断打压对方的付出。久而久之,男友们都习惯了依赖她。然后她开始觉得不舒服了,于是,分手。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女孩在家中是长姐,弟弟更受父母宠爱,她只有照顾好弟弟,才能得到父母的肯定和嘉许。

  久而久之,她养成了一种思维和习惯:

  只有不断付出,才能得到爱。

  你有没有发现?童年缺爱的孩子,都有一个相同的信念,那就是:

  “我不重要”。

  因为不重要,所以自卑、怯懦,不相信自己的好;因为不重要,所以忽视自己,拼命付出;因为不重要,所以不配得到爱,又拼命渴求爱,永远无法满足……

  她们真正失去的不是父母的爱,而是自己爱自己的能力。

  

  03

  如何补足内心缺失的爱拥抱属于自己的幸福

  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海音曾说过:“每个人生理上的童年终将消逝,但心灵的童年总会伴随终生。”缺爱,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影响,大概就是一生都在寻爱,却求而不得。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8 09:1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