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2-4-22
- 最後登錄
- 2025-4-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77
- 閱讀權限
- 60
- 文章
- 427
- 相冊
- 2
- 日誌
- 19
 
狀態︰
離線
|
本文最後由 红花 於 2025-4-12 13:27 編輯
(一)
心與宇宙要合二爲一。什麼叫合二爲一?比如,我今天的心態不好,那麼天不能容納我這個不好的心,所以,我這個心就離開了宇宙空間,就不能跟天上接氣,我就會倒黴。當你這個心能夠和天上的心,能夠和天上的道理合在一起,合二爲一,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句話叫“替天行道”,大家聽得懂嗎?你做的這種事情還有天意嗎?還有天理嗎?連這種事情你都敢做?那麼這就叫心和天分開了。
師父講話都有能量的,你們反複聽,會得到能量加持。希望你們把自然要看成圓融,希望你們要心包太虛,希望你們的心和天、和宇宙合二爲一,心怎麼想的,是符合天意的。我今天做善事,我是符合天意的;我今天救人,連菩薩都會慈悲我的。你不做壞事,竟做好事,你不就是符合天意嗎?你用不着去擔心人家會害你,你自己做出來的事情,如果讓你自己覺得害怕,讓你沒有覺得跟天是一樣的,你會找來人間的災禍,實際上你就是在害自己。如果你心胸開闊,你覺得你對得起天,對得起人,對得起地,説説看,你害怕什麼呢?你們今天跟師父學佛,師父做的所有弘法度人的事情,可以在廣播裡講,在報紙上登,你們天天跟着師父在救人度衆,你們還怕鬼來找你們嗎?
同一本源,就是説人的心和天本來就是一個來源的,宇宙就是你,學佛修心實際上就是讓你的心和宇宙合在一起。師父在開法會的時候,喜歡舉例子,因爲你們都是有修的人。要明白,學佛修心,要懂得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舉個簡單例子,一個人天天在家裡唸經屬於靜,如果你天天唸經,不出去救度衆生,不出去做好事,那你就是靜,沒有動,那你就跟很多出家人一樣。現在法師都出來度人、救人,那他們是靜中有動。我們本來就在人間,我們在靜中學佛唸經,而且我們在以實際行動救度衆生。
(二)
大家要知道,學佛要靜,又要動。就像師父跟你們講話,一會兒輕、一會兒響,那才有感染力啊。如果師父講話的聲音全是平的,那你説誰聽了不煩啊?講話要抑揚頓挫,所以,學佛要一會兒度人,一會兒做功德,一會兒突然之間很安靜地在家裡唸經,這就是禪。唸經的時候,身體是處於靜止狀態,但是意唸和氣場在動,氣沉丹田,這是不是靜中有動啊?難道你坐在那裡唸經的時候,你真的不動了嗎?沒有啊,你的意唸在動:觀世音菩薩,保佑保佑我。意唸是不是在動啊?你在唸經的時候,氣是不是在動啊?動中有靜,比如磕頭、燒香,是不是在動啊?那麼這個時候,你的意唸要守住、要靜,你的身體雖然在動,但要守住意唸,守住內氣,平穩如一,這就叫動中有靜。就像很多人打太極拳一樣,表麵上看起來他在動,實際上他的心沒有動,用禪定來講,叫入三昧地,就是進入了更高層次的定。
宇宙變化的大秘密,就是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剛剛安穩一點了,家裡都平安了,沒有事情髮生了,馬上又會有事情出來,這叫動。有這件事情來了,你用很多方法把它解決掉了,你又靜下來了。你剛剛靜下來不久,又一個事情髮生了,這就是宇宙的奧秘。
無常世界無常住,所以,你要想在小宇宙當中保持永遠的平穩,保持永遠的安定,那是沒有的。剛剛什麼問題都解決了,以爲可以鬆口氣了,身體又不好了,你能保証你的小宇宙、大宇宙平安嗎?沒有一天是太平的。人活在世界上太苦了,來到這個世間就是不讓你安定的,就是給你一輩子煩惱的,所以你在人間唯一的方法就是去除煩惱,因爲這個煩惱會不停地到來。就像我們説的,到了人間你每一天都必須吃飯,如果哪一天你不吃飯,你就會餓死。所以,你必須準備充足的糧食來填飽自己的肚子,你必須擁有充足的智慧,來克服你一生的煩惱。
(三)
人可以把快樂冩在臉上,好像很快樂,笑嘻嘻的,可是內心的悲傷你是無法回避的。表麵開心有什麼用啊?你心裡很難過,心裡很憂傷啊,人和人見麵打招呼,表麵上都是報喜不報憂。隻要在人間,你説你好得不得了,你就是在吹牛了。如果你覺得自己真的好得不得了,那你就是在麻痺自己。如果你在痛苦當中還覺得不痛苦,那就更危險。
人會很難避免一生當中的悲傷,給你們造成直接的悲傷有四種:生、老、病、死。生出來很痛苦,老了很痛苦,病了更痛苦,要死的時候,嚇都嚇死了,更痛苦,不想死啊。
人的心不是牽在一起的嗎?然而就是牽涉到一點點感情問題,你也是剪不斷、理還亂啊。你看看,你們沒煩惱,多開心啊?那是無限的快樂啊,那是因爲人家把你當成佛友了。所以想想看,一個人如果能夠讓人家對你好,能夠對你這麼愛戴,不容易啊。都是佛的緣分,你們要懂得這是佛緣啊。
要使自己變成真正的快樂,這種隻有從內心流露出來的快樂,那才是真正的快樂。也就是説,從裡到外都很快樂,那才是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快樂是從內心髮出來的,那才是永恆的、真實的快樂。有的人笑起來是皮笑肉不笑,笑不出來,而真正能夠笑得出來的人,他是從裡麵笑到外麵,開心啊 !
所以,要真正地理解佛法中快樂的屬性,要真正地理解我們在學佛當中什麼叫快樂,助人爲樂就是快樂,能夠幫助人家的人就快樂,能夠什麼事情都能夠想得通的人他就有快樂啊。一個人想不通的時候痛苦不痛苦?不要讓自己想不通,所以佛法説,快樂爲本啊,快樂本位。我們做人,我們到了人間,我們以快樂爲根本。
源於《白話佛法》第七冊39.學佛學法 快樂無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