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5-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2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7818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什麼是雷函?雷嗔電怒,萬罪何逃,專治世間惡逆人物
所謂雷函,實際上就是天書雲篆的另一種形式,不同於世俗之人所書之文字。雷函天書不是任何時候都會顯現,一般是在發生雷擊之後才會出現。在道教看來,發生雷擊時,不管擊中宮觀、寺院、房屋、樹木、器皿,還是擊中人類以及動物,都不是偶然的事件,而是這些宮觀、寺院、房屋有妖孽憑附,或者樹木、器皿下有毒蟲隱藏,或者人或動物不忠不孝,惡貫滿盈,才會招致雷擊。雷擊之後,這些雷函天書或出現於鍋底,或現於屋壁,或者現於被擊中人或動物的身體。對這些雷函天書,普通人是無法識別,唯有那些博識洽聞之士或高道才能辨認。認得這些雷函天書,對後期的禳謝醮祭具有重大意義。一般來說,雷擊之後,如果找不到雷擊的真正原因,還會有持續的災禍發生。因此,雷擊之後,一定要請高功法師辨認雷函天書,及時加以禳解,就可以避免後續的災禍。
據《歷代真仙體道通鑒》的記載,林靈素認為祖天師張道陵有《神霄雷書》二十卷,到第八代天師張迥還藏有十卷雷書,到第三十二代天師張守真傳給翊聖真君五卷雷書。後來,神霄祖師林靈素則將四枚雷印和他所獲得的《雷書》獻給了徽宗,並錄入了宋代編纂的《道藏》。
雷函又有著另外的一種說法,那就是雷嗔真文。道書上說:且夫雷者,實天地賞罰,道法刑憲,專治世人惡逆人物。信知皇天一怒,萬罪何逃,豈差毫末哉。應被嗔伐,或死未死,或火燒炮炙,共扛不起,而雷威尚且驚怖者…
也就是說:人一旦被雷劈傷或者劈死,都要以懺罪醮謝法解之。如果誤食了被劈死的牛馬肉等,還會患病,需要以咒書符禳解之。古代習俗中,一般被雷劈亡人,喪葬時候家屬是不能哭出聲音來的。
所以雷齋之月,重在關照內心,守住本意,省察自身,若有不軌之處,當懺罪為前,消災祈福為後。
我們之前在闡釋北斗經文時,曾經提起過三災中的雷嗔之災。三災者,乃星名也,按《玉樞經》雲:世人欲免三災九橫之厄,即於靜夜稽首北辰。又按永修天師宮告鬥之法,亦有置三災星於鬥口之前供養者,良由此星操惡於諸惡之首也,人命遇之,能依法醮禳,無不獲應矣。又三災者,雷嗔為天災,火焚為地災,覆溺為水災,此初學之士不得真道,在於梏囿之中,厄運交會,未免有此災厄,今者幸遇禳解。此二十四厄靈符,若能持誦鬥經,禮拜鬥懺,認本命星君,焚化靈符,則可免也,上智之士更能修煉成真,出乎天命氣數之外,豈有此災並諸厄難也。
(龍虎法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