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2-4-22
- 最後登錄
- 2025-4-2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90
- 閱讀權限
- 60
- 文章
- 440
- 相冊
- 2
- 日誌
- 20
 
狀態︰
離線
|
本文最後由 红花 於 2025-4-26 01:27 編輯
(一)
今天跟大家講,我們做人、做事情,都要以佛法爲上,就是對衆生、對自己沒有利益的事情,我們堅決不要去做;對自己沒有利益,但是對人家有利益的事情,我們必須要做;既利益衆生,也利益自己的事情要多做。你們救人是不是在救自己?你們度人不就是在度自己嗎?所以,做人做事要以衆生爲主,而以自己爲輔。
如果自己的所作所爲讓衆生産生對菩薩不明智的想法,也就是説,這個人學佛因爲你的原因,對菩薩産生了一些想法、看法、疑惑,或者失去了學佛的信心,那麼你這個人就是在造業。你們雖説是在學佛,如果你們學的樣子不像,讓人家感覺到這個法門不對,或者有不好的想法,你們就是在造新業。所以,我們所做的事情一定不能讓人家産生疑慮,産生退轉不學佛的心。
如果對衆生沒有利益,對自己有利益的事情我們也不能做,因爲對你有利益,對人家沒有利益,這個本身就不是對你真正有利益的事情。對衆生、對自己都有利益的事情,那才能多做。勸人做善事,是不是對衆生有利啊?勸人家做善事之後,是不是你自己也受益了?因爲你度人了,別人一切好轉了,你不是有功德了嗎?有些人做事情對自己一定要有利益,然後對人家也有利益,他才做;對人家有利益,對自己沒有利益的事情,他覺得劃不來,他就不肯做。
所以,學佛要用自己付出的財力、時間、精力,讓衆生能夠得到開悟,這樣你才能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是什麼?就是要懂得我們能夠找到一條讓衆生脫離苦難的道路,這就是你的明心見性。你忙了一輩子,你不知道爲什麼在忙,你苦了一輩子,你不知道爲什麼受苦,最後你會遺失自己的悟性,你會讓人家找不到佛性。誰的身邊沒有兩三個人要度啊?你連身邊最接近的人都不能度,你這個人怎麼能夠成爲菩薩呢?你的本性怎麼能光明呢?
(二)
我們要讓衆生脫離六道,必須平時就要讓他們修菩薩行。首先你自己要像菩薩,你説出來的話要像菩薩,你做出來的事情要像菩薩,那麼你可以叫人家學菩薩行。你自己都不正,焉能正人?你自己都不像菩薩,你怎麼能夠讓人家成爲菩薩?所以,師父叫你們愛他人,要愛衆生。
一定要改正目中無人這些缺點,而且愛他人要勝過愛自己,要重視他人多於重視自己。自己總是“我想什麼,你自己少想,你就會多想想人家會怎麼想。
所以,想要成爲一個開悟之人,你就必須要少做損人利己的事情。師父給你們講的都是最基本的學佛做人的道理,很多人到現在爲止所做的事情都是損人利己,師父告訴你們,不許損害人家的利益,損害了人家的利益,你永遠得不到利益,修菩薩行就是要讓衆生得益。
(三)
能以菩薩的思維在日常生活當中做人學佛,那你就是人間的菩薩思維。但不要以爲自己是菩薩了,你隻不過是擁有菩薩的一些思維。在人間,因爲過去累世的冤結,我們在紅塵當中被濁氣所染,我們原有的本性、我們的心態被攪得一塌糊塗,我們在紅塵當中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我們在紅塵當中很容易被污濁之氣所染,大家都自私,你也跟着自私,大家都坑人,你也去坑人,這就是被五濁噁世所染。你們無明啊,至今還不明白道理,你們跑到觀音堂來幹什麼?是來沽名釣譽嗎?這裡沒有名、沒有利,你跑來不做功德,就等於損失功德。舉個簡單例子,你們到了公司裡不努力工作,你們會有成績嗎?你們到了觀音堂不做功德,你們就會丟失功德。
要去除衆生的“我執”觀唸。也就是説,每個人都要改變自己我執的觀唸,就是我認爲自己是對的,你們今天都認爲自己是對的,就叫我執。不要總以爲自己是對的,首先要先改掉這個缺點,什麼事情講出來之後要想一想,我可能是做得不對、講錯了。
除我執觀唸,去除我執,你這個人就會常遇貴人。很多人説:“爲什麼沒有人幫助我啊?爲什麼我沒有遇到貴人?”想一想,你如果平時不是主觀的人,人家早就會幫助你了 。你認爲你自己永遠是正確的,誰還會幫助你成爲你的貴人呢?沒有人會幫助你的,別人就在邊上説:“他説總是對的,讓他去,看他笑話。”他會有貴人嗎?師父教你們方法如何去遇到貴人,你們要好好學。
(四)
找出自心的佛性,就叫明心見性。把自己的佛性要找出來,你們把自己的佛性丟到哪裡了?罵人的時候,你們的佛性在哪裡?找得到嗎?動壞腦筋的時候,你們的佛性在哪裡?佔人家便宜的時候,你們的佛性又在哪裡?找出自己的佛性,擦擦幹淨,你就是明心;找不到佛性,你就是很骯髒,你還不是明心,所以,找到明師,就是幫你追尋心中明白的心。你們今天找到了師父,不是有名的師父,而是一個明白的師父,你們這個心才會明白。師父跟你們講了這麼多的道理,你們才會明白人間什麼叫道,什麼叫理,否則就以爲自己的道理就是人間的道理,就是佛的道理,那是沒有道理。因爲隻有當你明白自己的佛心,加上你看到了自己的本性,你才會真正地明白這些道理,人生的佛光才會髮出。
你們不能老跟師父學人間的道理,要學佛的理論,要學佛的哲理,師父要你們以後越學越深,師父以後要跟你們講點高深的哲理,問題是師父給你們上課是看菜吃飯,飯是基礎,菜是佛理,因爲你們的菜不多,所以隻能多吃點飯;等到你們的菜很多了,以後飯就可以少吃點;等到你們都是菜了,再加上飯就是真正的一餐了。你們的水平就這麼一點點,學佛就懂這麼一點點,道理就明這麼一點點。
多學佛,多明理,要找明師的,沒有師父,沒有老師,哪一個學得好佛?想想五祖六祖,一祖一祖傳下來,那些都是高僧大德啊,要好好學。觀世音菩薩給我們開了這麼一條路,要我們好好地進步,要拋開自己的執著、妄想、迷霧和愚痴,來追尋人間的正信、正道、正法、正時,那才是開悟之人。師父看你們是眼睛全睜着的,腦子全關着的,你們碰到事情要閉着眼睛多動腦子,很多人動腦筋的時候,眼睛閉起來,他的腦子在轉,你們碰到事情是把眼睛睜得大大的,然後腦子就停止了。
源於《白話佛法》第八冊4. 利益衆生 修菩薩行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