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23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佛陀以動物身修行的故事:他曾以龍身,修行忍辱之道⋯⋯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演蝦是裝瞎的最高境界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生活智慧王勳章 哥哥你好色 藝術之星 旅遊玩家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4-30 00:54:4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佛陀以動物身修行的故事:他曾以龍身,修行忍辱之道⋯⋯

佛典中有不少有趣的動物故事,展示慈悲喜捨的菩薩願心。事實上,佛陀在過去世,也常常示現為龍、兔等各種動物身,實踐救度眾生的菩薩行持,最後證得無上菩提。

例如佛陀過去生曾經是龍王,示現忍辱的精神。在今年龍年,讓我們向這位龍王學習慈悲的精神。

《六度集經》記載,佛陀曾向弟子分享一個修行忍辱的故事:

久遠以前,大海中住著兩條龍,一個剛直又愛玩,一個慈忍又謹慎。

有一天愛玩的龍說:「我們在海中生活這麼久,甚麼景物也觀賞過了,實在太沉悶啦,不如上岸到陸地遊玩,開闊視野吧?」

另一龍回答:「如果不小心遇到陸地的惡人,那就太危險了,還是不去的好。」

愛玩的龍又說:「嘿,我有個好辦法,我們可以化身做小蛇啊!如果路上沒有人,我們就在大道嬉戲,遇到人就躲起來,這樣就不用擔心了吧?」

慈忍的龍見他說得興高采烈,便點頭同意。他們隨即化為小蛇,結伴上岸遊玩。

怎知他們到陸地不久,就遇上一條毒蛇。毒蛇生起惡念,向他們口吐毒液。愛玩的龍見狀,便想回復龍身,殺害毒蛇。

另一條龍慈悲勸止:「我們既然是菩薩行者,就要對不懂佛法、不識因果的眾生加以寬容,這才是佛門真正的大戒呀。」

慈龍續說:「面對心懷貪欲、嫉妒、愚痴,或背信棄義的眾生,如果加以報復,只會讓我們造作惡業、毀犯戒行;唯有安忍而不動心,才是菩薩行者所當為。」

愛玩的龍聽後,決定不傷害毒蛇。慈龍說:「我們返回大海好嗎?」

兩龍於是一起回復龍身,回到海中。一時震動天地,興雲降雨,人鬼俱驚,毒蛇看後更是惶恐不已,嚇得七天沒有進食。

佛陀說:「當時,想殺害毒蛇的龍(愛玩的龍)是阿難,教導忍辱的龍就是我,而毒蛇是提婆達多(佛陀做王子時的堂弟、阿難的兄長)。菩薩生生世世修行忍辱,即使生而為動物,也不會忘記修行。」

慈龍的「忍辱波羅蜜」

印順導師曾在《成佛之道》中解說,「忍」可以大致分為三類:

一、「耐怨」害忍:例如有怨仇來損害,或是惡意誹毀。這是一般人最難忍受的 。菩薩憐憫對方為煩惱所驅迫,或為惡勢力所轉動,而不生瞋忿,也不加以報復。

二、「安受苦」忍:苦是各式各樣的,有從外界的無情物來的,如風雨寒熱等苦;也有從外界的有情來的,如蛇蠍蚊蝨等苦,這都是在磨練行者的心志。菩薩不受外來的影響而改變宗旨,或者引生罪過。

三、「諦察法忍」:即是審細諦察而悟入佛法。這裏的「忍」是安下心來、深入佛法的意思,從而獲得深廣的法益。

印順導師認為,瞋忿報復徒然使自己與他人,增長種種的憂苦。因為向對方報復,他當然受到憂苦;而自己瞋心發作,身心也會煩躁不安,有時會不顧一切, 造成更大的錯誤,招致更大的損害。菩薩行者不但不會報復,反而會把傷害當作「逆增上緣」,感恩對方給了自己內省反思的機會。所以,能忍的人並不是忍氣吞聲的懦夫,而是善觀因緣法,選擇不傷害他人,是勇敢而有力量的。

佛陀過去修菩薩行時,成就了忍辱波羅蜜;最後,端坐菩提樹下,也因忍心不動而降伏魔軍,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羅云忍辱經》說:「吾今得佛,諸天所宗,獨步三界,忍力所致。」可見忍辱不只可以培養慈悲心,也是成佛的重要法門。

來源:佛門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信者恆信乎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23 07:0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