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5-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10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7971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你拼盡全力的 "努力",真的能被上天看見嗎?
《道德經》有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世人常以“努力”自恃,以爲汗流浹背便是天道所酬,卻不知在大道運化之中,所謂“努力”或許只是執念的映照。道教講“順天應人”,並非否定人爲之功,而是要我們先破“我執”之繭,再悟“真修”之要。
1:妄念作努:錯把塵勞當至道
《清靜經》言:“眾生之所以不具有真道,就是產生了妄心。”,今人之“努力”,多困於功名,道教倡導“心誠則靈”,並將其納入 “天人感應” 的範疇。所謂 “天人感應”,即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能夠相通,天意與人意相互感應。道教秉持 “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爲一” 的 “天人合一” 思想,在諸多經典中均有相關闡述與發揮。《三元延壽參贊書》提到:“天地之間人爲貴,然囿於形而莫知其所以貴也。”,道教認爲天道即自然,自然與人能夠互通,天與人也有許多相應的地方。這表明,人與宇宙始終進行着物質和能量的交換,人的精、氣、神與天地相通。倘若人能洞察宇宙天地間的陰陽變化之道,便可以通過反觀自身形體構造來掌握生死變化的規律。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的努力並非孤立,而是與天地自然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太上感應篇》有云:“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同時還提到 “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積善之家天必降福,積惡之家天必降禍。這警示着我們,在努力的道路上,行爲的善惡至關重要。努力不應僅僅侷限於追求個人目標,更要注重品德修養與爲善去惡。東晉道經《太極左仙公請問經》指出:“學道修德,以善功爲上。”“佛經三洞的玄經,叫大乘之士,先度人,然後過身。坐起臥息,常懷慈愛之心,一切都在想著建功立業,沒有懈怠疲倦的時候,德行表現在最高的上,道義超過清虛皇帝,恩德充滿十方,道義齊合於玄妙之道,攜同諸天,願徹底認識道原。” 也就是說,努力修德、廣做善功,才是符合天道的行爲,才更有可能得到神靈的認可。
2:真修在性:不執有爲合自然
《陰符經》云:“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真正的 “努力” 當如天地化育,不顯其功而功蓋萬物。鍾離權祖師在《破迷正道歌》中直指要害:“堪嘆世間迷誤人,貪求名利愛風塵。”,世人不知“清靜爲天下正”,常以“有爲法” 求神靈認可 —— 香火越旺越心誠,誦經越響越虔敬,卻忘了《西升經》“動之死地” 的深意。
《赤松子中誡經》以天人感應學說爲基礎,闡述了道教神學的道德決定論,即個人行爲是決定生死禍害的根本。其中提到“人做好事,天地鬼神就會賜福幫助他,增加壽命,沒有什麼惡事,為什麼不做善道呢?”。列舉了諸多善行,如尊敬天地三光、不犯禁忌、孝愛父母、和順兄弟、憐愍孤獨、救接貧病、敬重師長等,做到這些,“天錄中功,亦增遐壽,子孫獲福”。這進一步說明,努力踐行道德準則,是獲得上天庇佑與認可的重要途徑。
3:天人合一,不必等待神助就自然得到獎賞。
《度人經》云:“仙道貴生,無量度人。”,真正的“神靈認可”,不在九霄雲端的評判,而在身心合一的覺悟。當我們放下“求賞”的攀援心,便會發現《太上感應篇》裏“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的深意:善念生時,吉神已居其身;惡行起處,凶煞早附其影。就像祖天師張道陵創正一盟威之道,非以“努力”感動天地,而是以“正一”之心貫通人神——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如此“努力”,方得“神靈”之真意。我們常常會陷入一種誤區,認爲只要在事業、學業等方面拼命努力,取得成就,就是成功,就能得到上天的肯定。但從道教經典的啓示來看,這種想法過於片面。真正的努力,應是在品德修養、爲善去惡方面下功夫,將個人的努力與天地之道相契合。比如,一個人在工作中努力拼搏,業績出色,可若他爲達目的不擇手段,傷害他人利益,這樣的努力便違背了道德,難以獲得神靈認可,甚至會招至災禍。相反,若能在努力奮鬥的同時,保持一顆善良、正直的心,樂於助人,尊重他人,那麼他的努力才是全方位的,才更符合道教所倡導的順應天道。所以,當我們自問以自以爲的努力能否得到上天神靈認可時,不妨審視一下自己的行爲與內心。是否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遵循了道德規範,是否心懷善念、廣做善舉。努力不僅是身體上的付出,更是心靈的修行。以符合天道、順應自然的方式去努力,以道德爲指引去拼搏,或許我們離上天神靈的認可就會更近一步,也能在人生道路上收穫真正的成功與幸福。
須知,真水無香,真火無煙。真正與道相應的“努力”,從來不是表演給世界看的喧囂,而是照見本心的寂靜光芒。當你不再向外求“認可”,天地自有清風來相和。
(泰玄道觀)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