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1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傳經咒] “急急如律令”到底有何含義?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演蝦是裝瞎的最高境界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哥哥你好色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在線上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昨天 01:0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急急如律令”到底有何含義?


道士為何總說“急急如律令”

“急急如律令”在我們的認知中,是道教的專業用語,但是在最開始誕生這句話的時候卻並非如此。道教咒語經常以“急急如律令”一語結尾,有兩種解釋。

翻閱歷史不難發現,道教形成氣候是在漢朝時期,因此保留了很多原始的漢文化。漢代詔書和檄文中多有“如律令”一語。

“如律令”意指按法令執行,在語氣上有違律必究的意味。這種申述法律、政令權威的官方套語,先是被民間巫師所吸收,東漢巫師舉行“墓門解除”(即在殯葬中對墓厭鎮,使人鬼分途,鬼不殃及生人)的解除文,末尾即以"如律令"結束。解除文的簡單句式是:“百解去,如律令!”

此類咒被道教所吸收,同時也產生某些變格,主要是嵌入神名。最常見的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急急如太上老君律令”;有的還在其後加“攝”、“敕”、“疾”等字,以表示急急按咒執行不得有誤。這三個字後被道教沿襲,用到了咒語裡,也是令鬼神迅速執行的意思。

《幼學瓊林》“天文”上有“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律令”是周穆王時期一個人的名字,這個人跑的非常快,行走如飛。

清代的民俗考據書籍《土風錄》裡記載“令,音伶,律令,雷部神名,善走,用之欲其速。”律令死後變成了雷部的神,據說西北有一種神獸,形狀如馬,足不著地,其行如風,就是律令變化而來的。“如律令”,意為“像律令一樣”。

如:《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吾是九老仙都君,敕汝五方雷部神。五方雷神速到壇,敢有後至先滅形。急急如律令。”此咒令其不許拖延時刻,立即降臨。最後以“急急如律令”收尾,表示要如“律令”一樣迅速。


道教咒語的威力

《太上正一咒鬼經》說:“吾含天地,咒毒殺鬼方,咒金金自銷,咒木木自折,咒水水自竭,咒火火自滅,咒山山自崩,咒石石自裂,咒神神自縛,咒鬼鬼自殺,咒禱禱自斷,咒癰癰自決,咒毒毒自散,咒詛詛自滅。”

道士認為有法力強大的尊神,不斷把秘藏在天上的咒語傳授下來,念動咒語即有幾萬乃至幾百萬的天兵天將應召來服役。因此,咒語在道法中越出越多,應用範圍越來越廣。

咒語在道教中運用廣泛:道法凡結壇有淨壇咒、鎮壇咒,登壇先有衛靈咒,畫符有書符咒,步罡有步罡咒,誦經先念開經玄蘊咒,至於召將咒則和道書記載的天將神吏一樣多,殺鬼制魔、捉妖,也都有相應的咒。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咒就沒有道教的法術。

同時,咒語已滲透到道士日常生活的每一環節,融化進他們的人格中去。不僅正一派擅於誦咒,全真道授戒也有相應的咒語。

“急急如律令”的念誦禁忌

因為道教的咒文代表了三界諸天上帝的威靈,必須是受過法籙、道戒、有相應法職的道教法師才能夠如此向鬼神發號施令,如若不然,則等於平民百姓假傳聖旨,不但鬼神不聽令,而且會招致天譴冥罰。

《天皇至道太清玉冊赤文天律章》記載:“行法官非斬鬼,而口中非時稱急急如律令者,減壽半紀。”行法的法官道士不在特定的時刻稱念“急急如律令”,還要減壽六年,何況一般信士呢?

所以一般的信眾在誦經時遇到“急急如律令”,直接越過不讀就可以了。如果口誤念出,隨即懺悔即可免除殃咎。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信者恆信乎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6 12:1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