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3
- 最後登錄
- 2025-7-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61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7710
- 相冊
- 1
- 日誌
- 21
    
狀態︰
離線
|
桃園市八德區霄裡的「石母娘娘廟」,是一座擁有超過兩百六十年歷史的客庄信仰中心。
每逢農曆四月八日,這座不大的寺廟便擠滿前來參拜的信徒,他們大多是石母娘娘的義子、義女,
不論離家多久,都會在這天返鄉,親手為自己與子女換上經過火淨的紅線與古銅錢,祈求一整年平安健康。
石母娘娘的由來,可追溯至清治時期。相傳當時吳姓先祖在開墾霄裡一帶時,為尋找水源進山,
在山間發現一塊形貌特殊的大石頭,便以敬畏之心設立香案供奉,逐漸演變為今日的信仰儀式。
特別的是,石母娘娘並非傳統神祇,而是客家人將自然界的石頭賦予靈性與母性形象,希望她如同慈母般守護兒童。
早期醫藥不發達,嬰幼兒夭折率高,地方耆老便透過祭拜石母,祈求子女平安成長。
客家人相信,孩子摔倒時頭碰到石頭,希望頭能像石頭一樣硬、不易受傷,這就是石母文化的由來。
想拜石母為義母者,需準備紅線與古銅錢,過火祈福後隨身佩戴,每年誕辰再回廟更新。
誕辰當日,不僅宗教儀式隆重,廟方更配合市府舉辦「石母娘娘文化祭」,加入客家歌謠、早期生活器物展、山歌演唱等活動,
讓信仰與文化並行,文化祭在今年國曆五月四日登場,除了霄裡居民外,
高雄美濃、新北鶯歌、新竹關西、苗栗三灣等地的石母信徒,也特地南北奔波前來交流。
(奇摩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