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3-19
- 最後登錄
- 2025-5-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16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558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第十章
被趕出家門近八個月後,莊敬終於攜著付懷秋再度踏入家門。
莊父雖面色不愉,眼裡卻閃著欣慰的光芒,莊母更是拉著莊敬哭哭啼啼,話了好一番家常。
莊敬領著付懷秋和眾人見過禮,然後大家一起吃了頓飯,其間雖不熱絡,卻有來有往,算是稍微化解了彼此心中的疙瘩。
飯畢,莊敬和付懷秋提出和莊父單獨談話的要求,眾人雖是不解,但也沒有阻攔,不過莊母執意相隨。她就怕丈夫又發脾氣打人,她可捨不得小兒子再挨軍棍。
四人進了書房,將門窗全數緊閉,莊敬才道:「爹,你真要接受那王爺的冊封?」
「怎麼?老子真刀實槍拚殺回來的功績,當不得這王爺之尊嗎?」莊父沒好氣地道。
「爹,孩兒知道你多年轉戰沙場,立功無數,可你曾想過否,我朝開國以來,從未出現異姓封王的事情,那些先賢先烈的功績當真不如爹嗎?」
莊父默然不語。莊敬所言,他何嘗不知?可如此箭在弦上,又怎麼停得下來?
「爹,我朝規定,每一位王爺都有私人的封地,那就是要從國土中分割一塊出去。裂土封王,說來好聽,可皇上能允許一個異姓人將王土分割一塊走嗎?」
「閉嘴!」莊父緊張地向老妻使個眼色,讓她重新照看一下四周門窗,確定絶無人偷聽後,才道:「這事我能不知道嗎?你爹我為官數十年,哪怕學不會結黨營私,至少也懂得看風向,曉得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現在的問題是……聖旨已下,我又能如何?」
莊敬倒沒想到,原來他爹什麼都看透了。果然薑是老的辣,但是……
「爹,這聖旨是真心抑或試探,你莫非不知?」
「我知道又如何?」莊父長嘆口氣。為將者,不能馬革裹屍,卻將折戟在權術陰謀中,誰能比他更悲哀?「敬兒,有些事不是我們說不要就能不要的。俗話說得好,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如今,爹除了儘量不惹人注目,不引起皇上猜疑之外,我真不知還能怎麼做。」
「那不如辭官,做個富家翕,可不比成天上陣廝殺,又要擔心背後有人使暗箭要強。」
「我辭官,你三個哥哥怎麼辦?別把世事想得如此簡單!」
「一起辭官就是。」莊敬勸道:「無官一身輕,天地自逍遙,有什麼不好?」
「你說得簡單,我們都辭官了,邊關誰來守?外敵來了,誰來退?若江山有個萬一,我們一家便是千古罪人!」
「爹,你未免把我們家看得太重要了吧?我朝帶甲兵士百萬,其中良將數千,不過因為資歷、聲望都沒有莊家盛隆,所以一直聲名不顯,可如今莊家已經站得太高了,再不下來歇一歇,就等著被人連根拔起了。爹真為後代子孫著想,便該當機立斷,為莊家謀求一線生機。」莊敬說道:「況且,我們老占著高位,也容易引人嫉恨,趁此時機下來,讓別人上位,還可免去許多麻煩,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
莊父也知莊敬說得有理,可是……
「解甲歸田……唉,你可知我與你三位兄長雖位高爵隆,卻從不貪污,單靠糧餉過活,日子雖不差,卻也不富裕,讓我們全部辭官,呵呵呵,你以為我們還能幹什麼?去碼頭賣力氣嗎?屆時,不必別人陷害,我們就自己餓死了。」
「若是此事,公公無須擔憂。」付懷秋自袖內掏出一隻小木盒,送到莊父面前。「這是我和莊敬名下財產,足夠我們三代人花用無虞了。」
說著,她還瞋了莊敬一眼。這壞傢伙藏得可真深,他早料到莊家將出問題,早早為家裡準備了一條退路,金銀財寶、田莊店舖,應有盡有。他甚至在海外買下一座小島,以防皇上下狠心,要莊家滅門時,他用綁的也要把自家人綁離中原,隱居海外,看誰能奈他何?
可恨的是,他一直沒告訴她這件事,直到今日,莊大哥說了莊父將要封王的事,他才對她坦承一切。
而且他還狡辯,成親初時沒說,是因為她執意負起養家之責,他不想打擊她,才將此事按下。
她也明白他,倘若當時她知道他這麼有錢,而且女紅又好,一定羞愧欲死,哪還能心安理得與他做夫妻?但她心裡仍是氣他有所隱瞞,所以在家裡對他又咬又掐,使潑了許久,才與他一起上莊家,勸莊父放棄爵位,急流勇退。
莊父呆呆地拉過盒子,打開一看,滿滿一疊房契、地契與銀票。
這麼多錢,他們到底是怎麼攬下來的?太不可思議了!
「你們……你們成親才多久就賺了這麼多錢……這……哪怕陶朱公再世,也做不到……你們……」
「好叫公公知曉,這些錢並非我們成親後才開始賺的,很早以前我們便已做準備,才有如今的結果。」
「你們準備這個做啥?」莊父真想不到,以為最沒用的小兒子,在關鍵時刻居然成了整個家族的頂樑柱。
「幼時,我們從姑姑學習,姑姑便教我們,人無遠憂、必有近慮。當時年紀小,不解其中意,即到成長,才漸漸明白姑姑的苦心,因而從中安排,以備不時之需。」付懷秋說道。
「姑姑?」莊父想了一下才道:「莫非是貴妃娘娘——不,現在是先皇后了……」
「正是小姑姑。」莊敬插口道。他對娘娘的封號,甚至小姑姑往生後,皇上追封其為皇后的行為很是不滿。
在他看來,皇上從沒真正理解、喜歡過小姑姑,所以才會用那般極端的方法對付付家,逼得小姑姑以自身性命來換取其他家人的性命。
皇上做事的時候必然以為小姑姑能識大體,只要剷除了付家,小姑姑封后,其子封儲君都不是問題。
待皇上百年,小姑姑更是皇太后之尊,如此顯達,足可抵付家三條人命了。
皇上從沒想過,世上有人看待親情比任何富貴都重,在他們眼裡,再尊貴的位置也抵不上親人一條命。
而小姑姑無疑便是這種人,重情重義,勝於一切。所以她死了,付家人得救,而皇上則心中有愧,先追封其為后,又立其子為儲,便當補償了。
呵,果然最是無情帝王家。在他們眼裡,什麼東西都可以權勢地位衡量,至於人命、感情……那些虛幻的玩意兒毫無用處,還不如丟棄了事。
所以他對作官沒興趣,更擔心為朝廷賣命的親人們,就怕哪天他們不小心觸及皇室利益,將立刻被捨棄,性命難保。
結局果然不出他所料,爹爹功高難賞,只能封王,但分割國土給異姓王爺……呵,連莊父這樣一個直腸子的人都曉得害怕,可知其中厲害了。
莊家已經危如累卵,再不想辦法全身而退,滅門之禍便在眼前。
「原來如此。」莊父沉吟片刻,長嘆口氣。「人無遠憂、必有近慮嗎?」這一瞬間,他彷彿突然老了十歲般,連向來挺直的腰桿都駝了下去。
想到拚殺半生,為保國家社稷,身上佈滿傷痕,可他從不後悔,能為國盡忠、保百姓無虞,哪怕馬革裹屍,他亦欣然。
可是……他真的對皇上沒有異心,也不貪求富貴榮華,只願一生征戰沙場,流盡最後一滴血,都開心。
但世事豈能盡如人意。他功高震主,終於引起皇上的猜忌,長子、次子相繼被調回京城,卸了兵權,名為陞官,實則不過在兵部掛個虛職,有沒有去點卯也沒人在意。
三子雖然領兵在外,皇上卻派了內侍為監軍,說好聽是代為處理雜事,實則是監視其行動。
簡直荒唐,一個太監懂什麼軍事?卻在軍隊裡指手畫腳,三子已向他抱怨多次,那老太監自恃皇上寵信,屢犯軍法卻無人能治,長此以往,這仗也不用打了,直接認輸得了。
他總勸三子忍耐,以國家為重,莫與小人鬥氣。
可如今輪到他了,皇上要封他為王……呵,開國以來第一位異姓王爺,裂土封爵,這不是活生生將他架在火上烤嗎?
皇上對莊家的猜忌已經到了頂點,如今再不急流勇退,怕只有一家地府團圓了。
「也罷!」良久之後,莊父終於有了決定。「敬兒,一切就照你說的做吧!」
「爹爹英明!」莊敬大笑,一顆提到喉頭的心總算放下了。「請爹爹、大哥、二哥、三哥儘快辭官,金銀細軟也不用帶了,我們直接出海,過個三、五十年再回來,想必那時,莊家的名聲已衰,皇室也不會再忌憚莊家威名了。」
「我和你大哥、二哥的事好說,你三哥現領兵在外,如何辭官?」
「讓三哥受點傷,裝嚴重一點,然後回京休養,再順勢辭官即可。」莊敬說道。
莊父真是對這小兒子刮目相看了,一直以為他蠢笨、胸無大志,結果看來蠢的是天下人,至於他,才是真正大智若愚的人。
「好,我立刻修書給老三,讓他照你說的做,我們辭官,退居海外,遠避災禍。」
「公公——」付懷秋突然跪下。「請公公允許我爹和大哥同行。」她知道自己的父親和大哥做人差勁,但所有人都走了,獨獨留下他們,她實在放心不下,只能請求公婆給予他們一條生路。
莊父大笑。「這退路是你與敬兒一起安排的,既然我們全家都要走,當然包括親家啦!此事何須請求,你儘管把人帶來就是。」
莊母也扶起付懷秋。
以前莊敬偷了家中的免死金牌去救她,教莊母曾經很氣付懷秋,認為是她迷惑了兒子,才做出如此糊塗事。
但莊家危急之際,卻是她與小兒子出面力挽狂瀾,這也讓莊母看見她的聰明與賢慧。
如此佳媳,莊母自然愛憐,前塵舊怨,盡拋腦後,如今她只要一家平安,其他都不重要了。
「傻孩子,我們用了你的錢,是我們要謝謝你才對,你客氣什麼?咱們莊家沒那許多規矩,平時大家愛幹什麼就幹什麼,別說你要帶親家同行了,你想把三親五戚一起帶上也無所謂的。」
付懷秋朝莊敬遞去驚喜的一瞥,只見他朝她點點頭。莊家是沒什麼規矩,因為莊父說的話就是規矩,誰不聽話,軍棍伺候。
慶幸的是,這條規矩只針對四個兒子,對妻子、媳婦、孫子全都無效。
所以說,做兒子就是倒霉,老子不開心便揍,開心了,藉著切磋為名,一樣揍,莫怪莊敬能練成一身刀劍難傷的橫練功夫了。
付懷秋開心地差點又哭了。得此佳婿,又有公婆疼愛,即便前途多舛,她依然覺得自己幸福無邊。
*****
說服莊父後,莊敬和付懷秋便緊鑼密鼓地安排出海事宜。
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凌端的幫忙,最最起碼,當莊敬和付懷秋他們家人全都避居海外時,他們在國內的生意還是需要有人打理。
他們各自培養了人手,可以處理一些簡單的買賣,但論起統籌大局的本事,則只能靠凌端。
而他也仗義,一肩扛下所有事情。
其實這對凌家也有好處,讓莊家和付傢俬底下的產業都掛到凌家名下,無形間,凌家在商場的聲勢又加大了一倍,生意做起來便更加順手,賺的錢也更多了。
同時,莊父、莊大哥、二哥也向朝廷遞了辭呈,皇上只象徵地慰留了一遍,便準了他們的請辭。
由此可見皇上對莊家的忌憚有多深。
但這也是理所當然之事,莊家一門英豪,只要是他們領軍出征,幾乎沒有戰敗,久而久之,軍士只知莊家將軍們的威名,問他們皇上是誰,只怕十個有九個答不出來。
莊家威名盛到如此地步,功高震主,皇上豈能不擔心?
因此他們願意自動請辭,絶對是件好事。
至於莊三哥,他本來還在煩惱怎麼故意『受傷』——沒辦法,功夫太好,敵人想傷害他都很難,幸虧有那個監軍從中搞破壞,導致他沒被敵軍所傷,反而被自己人誤射了一箭。他受夠了這些風波,因此莊父的密信一到,他立刻依計行事,假裝傷重,回京休養,並且以傷癒後也難恢復功力為由,順利辭了官職。
莊家全部準備好了,海船也已妥當,莊敬和付懷秋便下南城,打算接了她爹與大哥便揚帆出海,暫避禍端。
誰知兩人才到南城,尚未進入田莊,便聽人言,城郊的田莊裡出現猛鬼索人性命,而且將鬼魂描游得活靈活現,什麼美貌無雙,來無影去無蹤,其聲宛轉,如翠鳥鳴啼,還會彈琴,出口成章……
他們確定這說的是鬼?不是某位天女靜極思動,私下凡塵?
但確實有人死了,並且死狀甚慘,似是被活生生嚇死的。
傳言中,死者有二,皆是男人,懷疑是被女鬼吸走了精氣,因而身故。
付懷秋一路行來,聽得流書蜚語,不免疑惑。
「聽他們把那女鬼形容得如此之好,又怎會害人性命?」她問莊敬。
他面沉如鐵,片刻之後方道:「小秋,你安排的田莊在哪裡?」
「在——啊!」她聞絃歌而知雅意。「你的意思是……難道我爹和大哥……」
「恐怕八九不離十。」
他還有幾句話沒說。設計此局者,恐怕正是小姑姑的親生兒子、當今太子殿子了。
因為只有他才會這般恨付相和付大公子,畢竟若沒有那兩人,小姑姑豈會自殺?
太子必是安排了人喬裝成小姑姑,前去向那兩人索命。她爹和大哥受驚不過,終於魂離人間。不過太子甚是思念母親,因此儘管派人偽裝成小姑姑前去討命,也派人散發流言,卻將女鬼形容得有若九天玄女下凡塵。
這才造成了流言矛盾——一個清雅如仙的女鬼,卻兇殘地害了兩條人命。
付懷秋聽他所言,心急如火,發足便要奔向田莊。
莊敬大手環住她的腰。「你指路,我帶你走比較快。」
她呆了下。他是嫌她走路太慢嗎?但一個人的動作就那樣,即便要快,又能快到哪兒去?
可既然他這麼說,她也隨他了,只道:「右邊——哇!」怱地,她發現自己飛起來了,兩旁的景色迅速掠過,迅急的風把她的髮髻都打亂了。「為什麼……你竟然會飛……」
「什麼飛?這是輕功。再來朝哪兒走?」
「繼續直走。」她邊為他指路,邊問:「你不是只練挨打的功夫嗎?什麼時候連輕功都學會了?」
「要練武,當然全都練了,拳腳、兵器、輕功、暗器……我全部都會,只不過金鐘罩鐵布衫練得最好罷了。」
「我都不知道。」
「你又沒問我。」
她低頭,在他肩膀晈了一下。「這種事你本該主動告訴我,還用我問嗎?連同你跟凌端合夥做生意,你買海島,你化名為『隱』,刺繡的作品價值千金……你自己算算,你瞞了我多少事?」
「沒有了、沒有了……」他真不知她如此在意這些細枝末節的小事,在他想來,他所有的東西,包括他自己都是她的,她有什麼需要,他絶對供應到足,這就夠啦,何必一件件拿出來說嘴?那樣讓他覺得像是炫耀,他不喜歡。
可在她心裡,丈夫若真心愛她,便該事事對她坦白,哪有藏著掖著的道理?他對她有所隱瞞,便是心中有鬼,因此她非常生氣。
莊敬只能老老實實承受她怒火,同時在心裡暗想,這女子心思果然如海底針,難以捉摸啊!
兩人迅若雷奔地來到付懷秋買的田莊,才到門口,便聽見裡頭吵吵鬧鬧、斥罵和哭喊此起彼落。
*****
大門也沒有人看,他們便直接走了進去,付懷秋便見一熟悉者正在喝罵那些吵鬧的下人。
「忠伯,發生什麼事了?」私心裡,她還是希望莊敬想錯了,她爹和大哥沒死,流言中的被害人其實另有其人。
「小姐!」忠伯看見她,大吃一驚。「你怎麼來這裡了?快走、快走——」
「為什麼要走?我爹和大哥呢?」
「老爺和大少爺……」忠伯垂下眼簾,不敢看她。
這下付懷秋也無法自己騙自己了,她爹和大哥確實已經被害。
「我進城時聽人說,城郊有座田莊鬧鬼,死了兩個人,所以……死的是我爹和大哥?」
「小姐……唉。」命案是昨晚發生的,因為莊子裡的下人都是忠伯一手挑選進來的,所以付懷秋的爹和大哥一死,下人立刻通知忠伯。他連夜趕到南城處理,但厲鬼索命之說實在太恐怖,即便這些下人經過嚴格訓練,仍有不少人被嚇慌了心神,因此莊子裡才會吵成一團。「老爺和大少爺……確實身故了……」
「爹、大哥……」付懷秋只覺全身力氣被抽取一空,腳一軟,差點暈倒。
虧得莊敬眼明手快,及時扶住了她,並問忠伯。「如今屍體停放何處?」
「在西邊廂房……」
忠伯還沒說完,付懷秋已深吸口氣,強逼自已冷靜下來,拔腿跑向西廂。
「小秋!」莊敬急忙追趕過去。兩人來到西廂,付懷秋正欲推門而入,他卻拉住她的手,將她擁進懷中。「等一下,須防兇手尚未離開。」
「兇手?」付懷秋呆了一下,伸手抹去臉上的淚痕,才道:「你的意思是,我爹他們是被人害死的,根本……沒有鬼……」
「世上哪裡來的鬼?只有人扮鬼,還是個非常有心思、有心機的人。」結合她爹和大哥之死,再聯想之前有人跟蹤過她,並窺探過他們家,他判斷,這些人都是一夥的,而主謀之人……
「太子殿下,我岳父和大舅子已死,你尚流連不去,是連小秋也不願放過嗎?」
「太子?」她明白了,卻更感悲痛。她爹和大哥肆意妄為,害了小姑姑,小姑姑為救兄長一家,不惜自殺,以命換命,結果小姑姑的兒子卻又為了替母報仇,害了她爹和大哥性命……天哪,這都是什麼事?
「你們不該來的……」一個幽深、宛若來自地獄深淵惡鬼嘶鳴的聲音悠悠響起。「我本來想放過你們的。母后在世時一直誇讚你們,雖然你們害死了她,可我記得母后的話,你是好人,他們是壞人,我一直忍耐不要對你們出手……可惜,你們為什麼要這麼聰明呢?豈不知聰明的人都活不長……」
隨著聲音落下,一個十餘歲、穿著小廝衣服的少年,渾身散發可怕的寒氣,從西廂房內走出。他身後跟了五名大漢,緊緊護住他。
莊敬看那些人身手俱是不凡,心中已然明白,太子此番報仇,皇上必然知曉,並且派了人配合他,一舉取了付相和付大公子性命。
至此,他對皇室中人厭惡至極。他們心中永遠只有猜疑,沒有真心,凡有失誤,一定是別人不對,他們絶不反省自己有沒有做錯,只因他們是皇室中人,天命所授,無論他們做什麼事都是對的。
這簡直就是……一群王八蛋放臭屁!
*****
他怒到極點,全身氣勢如暴風雨般狂飄而起,除了被他摟在懷裡的付懷秋不受影響之外,太子連同五名護衛都承受不住地連退數步,才堪堪站穩,太子陰森的臉上更難得地出現恐慌之色。
「殿下,你為母報仇也算天經地義,可你有沒有想過,小姑姑是為了什麼而自殺?」
「若非為救這些廢物,母后怎會自殘?」太子雖懼莊敬如山高海深的氣勢,但天家威儀仍迫使他極力站穩,怒目瞪向莊敬。
「的確。小姑姑生性善良,加上父母早逝,所以小姑姑幾乎是付相照顧著長大的,他們兄妹情深,兄長出事,做妹妹的怎可能視若無睹?但皇上殺心已動,勸無可勸,小姑姑沒奈何,只求以命換命,以她的死換取付家其他人的平安,這是小姑姑的菩薩心腸——」
「母后錯了,她金尊玉貴,豈是幾個賤民可比?」
「賤民嗎?若草民沒有記錯,二十八年前,天下大旱三年,百姓死亡無數,北邊蠻族蠢蠢欲動,更派出間諜入中原生事,一時間,我朝野動盪。當時付相還只是個戶部侍郎,間諜夜入皇宮刺駕,是付相替皇上擋了一刀,皇上才能安安穩穩在皇位上坐了這麼多年。其後,付相又抱傷救災,變法革新,這才有了今日國泰民安的局面。殿下,付相真的只是個廢物、賤民嗎?」莊敬沒說的是,那一年,蠻族大軍南下,莊父領軍守城,因國庫空虛,糧草兵器不足,守城之艱難,筆墨難言。
那時,糧草盡了,便殺馬而食,多少騎兵在殺死他們的愛馬時,鐵錚錚的漢子哭成了淚人兒。馬吃完了,就剝樹皮、挖草根……連牛皮做的帳篷都被煮軟了,吞下腹去,吃是吃飽了,卻傷了腸胃,多少落下病根,早早身故。
可他們從未忘記自己的責任,拚死守城,箭射完了,弓兵也拿起刀劍才砍殺,刀斷劍折,他們用拳頭打、用牙齒咬,死也要與敵人同歸於盡。
這一場幾乎絶望的守城戰打了一個月,蠻族膽寒了,這才退兵離去。而這一仗,他爹負傷三十五處,回家休養近兩年才恢復健康。
那樣地拚命、那樣地忠誠、那樣地廝殺……最終換了什麼?只有四個字——功高震主。
無論是皇上或當今太子,可曾顧念那過往的功績與恩情?對他們而言,有用的就是愛卿,無用者便是賤民。
好笑、好笑,實在是太好笑了……
「即便他曾有微薄功績,但之後呢?他把持朝政,縱子行兇,罪孽滔天,難道不該死?」太子怒吼。
「我爹和大哥是囂張也貪圖享樂,卻還不到把持朝政、行兇殺人的地步,太子若有心,何不仔細探查,這些欲加之罪,究竟從何而來?」
付懷秋看著眼前的少年,他長得跟小姑姑真像,可惜心性與小姑姑截然不同,果然最是無情帝王家啊!養出來的人也全都忘情負義了。
「呵呵呵……」看到太子眸底的陰狠,莊敬突然覺得好笑。他剛才那番話都白說了,這些天皇貴冑是聽不下去的,他也懶得再說,只道:「殿下想怎麼想就怎麼想吧!我只問殿下一句,你將小姑姑最敬愛的兄長殺了,黃泉地府,小姑姑見了兄長,情何以堪?至於你要不要放過我們……你殺得了我們嗎?就算你有本事殺……哈哈哈,你先找到我們再說吧!」話落,他抱著付懷秋飛身而起,幾個起掠,已鴻飛渺渺。
南城田莊內只餘高貴的太子殿下,怒氣衝天卻無計可施,滿懷恨意只能化做一聲怒吼。
「總有一天,我要將你們全部殺光——」
莊敬聽見了,但他哪裡在乎,摟著付懷秋,風馳電掣地往海邊趕去。
付懷秋倚在他懷中,見他神色鬱鬱,心裡隱隱一點明悟。她似乎知道他為何執著於為妻畫眉了,因為見慣了人心險惡,看透了世情,所以心累了、乏了,再也不想爭什麼、求什麼,寧可守著心愛的人日日相親,甜甜蜜蜜,勝過人間繁華無數。
「莊敬,出海後,我再不想回來了。」如今她跟他一樣,比起榮華富貴,更願護著他倆小小的幸福,縱不起眼,卻絶對開心。
「那就不要回來。」他在她額上親了一下。「別難過,我相信無論是小姑姑,你爹、還是你大哥,他們只會希望我們過得好,不會要求我們一定要替他們報仇的。」
「我知道,所以我會讓自己過得很快樂、很幸福。」
而且有他在,她相信自己一輩子都會開開心心,其樂無窮。
──全書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