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5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咖啡故事] 咖啡師最「頭痛」的三類顧客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演蝦是裝瞎的最高境界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哥哥你好色 藝術之星 旅遊玩家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5-6 03:09:5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咖啡師最「頭痛」的三類顧客

咖啡館是許多人放鬆、工作或社交的理想場所,而咖啡師則是這個氛圍的靈魂人物。然而,有些顧客看似“完美”或“熱情”,卻因一些行為讓咖啡師“頭疼不已”。以下三類顧客,以一種讓人哭笑不得的方式,成為咖啡師的「心頭大患」。


1. 自稱「咖啡老饕」的顧客

這些顧客一進門,便自備「咖啡百科全書」的氣場。他們對咖啡的了解似乎深不可測,從豆子的產地、烘焙曲線到水溫注水比例,彷彿沒有什麼是他們不懂的。他們會在點餐時「考驗」咖啡師:  
“你們的豆子是日曬還是水洗?什麼標高?”

“這款Espresso的萃取時間是幾秒鐘?TDS是多少?”

“你們的手沖濾杯是Hario V60還是Kalita呢?”

如果咖啡師稍顯猶豫或回答得不夠專業,他們會露出意味深長的一抹微笑,隨後開始“科普”:“其實我覺得你們這個萃取方式可能會壓抑豆子的風味層次哦。”更誇張的是,他們常常會要求咖啡師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定制”一杯咖啡,但往往不滿意:“啊,這個酸度也不滿意


咖啡師的「頭痛」點

對咖啡知識過於鑽牛角尖,讓原本輕鬆的對話變成了「咖啡學術辯論」。長時間佔用點單時間,影響其他顧客的體驗。明明是來享受咖啡的,卻讓咖啡師充當“答辯人”,工作氛圍驟然緊張。

2. 熱衷拍照的“咖啡攝影師”


這一類顧客的出現讓咖啡館瞬間變成了「攝影棚」。他們對咖啡並沒有太大興趣,更多的是對「朋友圈裝飾」的執著。在他們的字典裡,咖啡不是用來喝的,而是用來拍的。他們的「操作」包括:

請咖啡師反覆拉花,直到圖案完美無瑕。有時甚至會指定:“我想要一隻天鵝,不要心形。”

將咖啡擺在各種角度,拍攝數十張照片。桌上從來不缺道具:鮮花、雜誌、手帳本、甚至隨身帶小燈。

拍完後不喝,任由咖啡冷掉,最後可能還會抱怨:“這杯咖啡怎麼不熱了?”

他們的社群媒體上,配圖精美,配文浮誇:「在這家咖啡館邂逅了人生中最美的一杯咖啡。」但這杯咖啡,可能連一口都沒喝。


咖啡師的「頭痛」點

一杯咖啡反覆製作和擺拍,嚴重影響出品效率。 咖啡冷掉後顧客抱怨,似乎是咖啡師的責任。 拍照成了主角,咖啡師的努力卻無人關注。

3. 「改造大師」型顧客


這一類顧客對咖啡沒有任何敬畏之心,他們的目標是將咖啡變成一杯完全符合自己口味的「私人訂製飲品」。他們的行為包括:

將一杯標準的拿鐵改成“特調”: “少奶多奶泡,濃縮減半,再加兩泵香草糖漿、一泵焦糖糖漿,最後撒點肉桂粉。”

請咖啡師提供“隱藏菜單”,甚至自帶配方: “我之前喝過一家’草莓奧利奧拿鐵’,你們可以做嗎?”

端到手後還要進一步「深加工」:加三包糖、倒一半牛奶,最後攪拌變成一杯甜奶茶。

這些顧客並非不友好,但他們的「改造」行為讓咖啡師內心崩潰。精心製作的咖啡,二次加工得面目全非,對咖啡師來說無異於對藝術創作的「褻瀆」。


咖啡師的「頭痛」點


改單和特殊要求增加出品難度,影響製作效率。咖啡改得“認不出本來面目”,讓咖啡師感到努力被浪費。 長此以往,咖啡文化被誤解,專業被忽略。

咖啡師的情緒小貼士


其實,咖啡師並不真的「討厭」這些顧客,更多的是在這些行為背後感受到了一些無奈和壓力。透過這些有趣的例子,我們希望大家更能理解咖啡師的辛苦,並用行動支持他們對咖啡文化的熱愛:

對咖啡有興趣,不妨多聽聽咖啡師的建議,而不是「考驗」他們。

拍照打卡可以,但別忘了品嚐咖啡的味道,尊重它的溫度和風味。

有需求可以溝通,但請尊重咖啡師的專業判斷,不要過度改造一杯咖啡。

咖啡師與顧客之間,最好的關係是互相尊重與理解。下次走進咖啡館時,或許一句簡單的「謝謝」或一個發自內心的微笑,就能成為咖啡師最好的情緒價值。

(CAFFESME)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信者恆信乎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4 05:1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