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3
- 最後登錄
- 2025-5-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36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7421
- 相冊
- 1
- 日誌
- 19
    
狀態︰
離線
|
雲林虎尾迎來「虎尾黃金四面佛」正式開放參拜,佛像以精緻金身打造,結合東南亞佛教元素與在地工藝,設計風格沉穩對稱,靜謐包容,兼具文化與工藝美學。
現場設有廣場、步道與休憩空間,吸引不少民眾前來拍照、靜心停留,也為地方增添一處舒適友善的開放空間。
四面佛原型源自印度教中的創造神「梵天(Brahma)」,後經東南亞佛教文化發展,特別在泰國廣受尊崇,成為結合宗教信仰與日常祝願的象徵性神祇。
泰國四面佛常見於都市街角與寺廟前,各面分別代表慈悲、事業、感情與財富,象徵人生多面向的平衡與圓滿,也深受觀光客與在地民眾喜愛。
近年來,四面佛文化逐漸在台灣轉化為一種開放性祈願空間,兼具文化深度與心理寄託功能。
虎尾黃金四面佛便延續這樣的精神設計,不強調特定宗教教義,而是以包容、親民的方式,讓參訪者能自在走入場域,透過祈願、貼金等互動形式,與空間產生連結與情感投射。
虎尾黃金四面佛獨特的參拜模式成為一大亮點。與傳統寺廟參拜方式不同,四面佛的參拜講究方向與順序,並承載了不同的祈願意涵。
四面佛代表四種不同的祝福:正面象徵事業成功、右側象徵感情圓滿、背面象徵財運亨通、左側則象徵健康平安。
民眾需依順時針方向逐面參拜,參拜者可視需求停留片刻、默念祝願及靜心沉澱。
貼金箔體驗是園區中另一特色。這項源自泰國的文化行動,象徵將願望具體化,許多民眾將其視為對個人目標的溫柔提醒。
參與者可自由選擇將金箔貼於佛像不同面向,不論是出於好奇、儀式感,或是生活目標的象徵化,這個過程也讓空間使用充滿個人意義。
虎尾黃金四面佛表示,未來將結合地方節慶與民俗活動,舉辦點燈祝福、文化展演與體驗式導覽,讓四面佛不只是信仰場域,更是社區交流與文化參與的平台。
無論是散步、靜心、留念或寫下心願,這裡都歡迎民眾自由造訪,輕鬆走入文化、也走進自己的生活節奏。
(奇摩新聞網)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