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3-19
- 最後登錄
- 2025-5-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5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616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家如何修行悟透這句話:「真師無所不在」。
古人云:“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多少煉丹赤子窮精竭神,搜書稽籍,特別是近二十年的丹功熱潮,使得人們對未知世界關心的熱情越來越高漲,丹功進入了低潮,求知卻永遠是高潮,然而能夠得真傳一句話卻真不容易。
因為人的識神並非是能兼顧陰陽的主宰,它是元神的對立面,所謂“假言”者被其捧若明珠,“真言” 者卻視作糞土,這附合陰陽的變化。
因此在修行煉丹的道路上,不能以識神的好惡來決定接收物件的良莠,良駿敗於拙禦,智士衰於暗世。良馬因為駕禦者的拙劣而失敗,素質好的修行者卻因為被識神造成的盲目而迷路,吾所傳給眾位修道者的一句話是:“尊師悟道靈性通。”
修行路上,“身與名難兩濟,功與神鮮亦全。支離其德者,苦而必安;用以適世者,樂而多危。”(《抱樸子•博喻》)德不可不重,身、功、德用以適世,可以給修行者帶來快樂和興奮,卻同時也給人帶來危及性命的結果。
煉丹者不悟道,如同修真而不求真心。元神所修得來的能量如果沒有悟道的靈性相通來配合,元神遲早會被累死。因為人體是元神的房舍,這個房舍的主人只允許存在一個。多一個主人管理就不是正道,忘我無為的根本作用就在此。
靈通,靈聖,靈台,靈性,這四種境地最終都要回歸到靈性這個真我上來,有了靈性,師即是我,道亦是我,仙也由我去做。靈性的作用像一位明師,有了靈性,修真不難,得道亦不難。很多學道之人寧願窮畢生之精力去求法,而不願意返求自己的靈性,在法無定法的變化中搞得無所適從,最終還是會一無所獲。
“尊師悟道靈性通”這個問題上最難的恐怕是尊師了。師不為師,眾人為師,真正的師父是無所不在的,他利用每一個出現在你身邊的人來考驗你,那就不像張道陵祖師十試王升、漢鐘離祖師十驗呂洞賓祖師那樣簡單的故事可以借鑒了,沒有悟性生於真心,求得靈性通達大道(師)是難上加難。
怎樣才能使陰神出殼呢?這是每個丹士所應該掌握的基本方法,法術上抵禦萬邪的根本大法就是悔過遷善法,當然悔過和遷善是兩個不同的內容。
悔過是使人的諸神所累、所縛得到解脫而至虛空。遷善則是繼續提高諸神的能量,使其能常居道鄉,常明己心是一種方法,明己者,自知心在如何想,行在如何做。
遷善,是使我們修真者的思想和行為,往修道所要求的道德規範上去想去做,遷善是提高自己修為的過程,但是作為隨時的善念,那範圍相當廣大。定境、觀心、止念、 反省、觀想的五轉玄功是隨時善念的五個重要環節。
吾對善念的定義如下:“無處不以道蒞天下,無時不以上德對人間,修行中以無為去生活,做人至處下而無爭。”人易隨景而易其心,不易由反思而“德”其心。
這是一個靈性的問題,也是人的本性問題,牡丹好孤芳自嘗,公雞好自鳴得意,狐狸好自作聰明,狡兔好穴住三窟,朽木好自怨自艾,人心向外,好完美至極,人如果把萬物作鏡子,實質就是常備道心。道藏于至朴至簡的萬物萬象中,人卻很少有留心與自己聯繫起來的,做到這一點,隨時的善念就在其中了。
來源:道站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