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1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管理] 許多時候,安靜聆聽就已足夠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懇辭勳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發帖狂人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旅遊玩家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在線上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18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許多時候,安靜聆聽就已足夠

我們生活中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滿了傾聽的機會,我們真正需要做的只是靜下來聽。


上星期,一個名叫珍妮的學生哭著到辦公室來找我,因為另一所大學拒絕給她研究所獎學金。我花了大約半小時,靜靜聽她說出心中憂慮。她講完之後,我重述這些憂慮,以確認我確切了解,然後建議她打電話給那所大學的入學審查人員,就像她跟我說的一樣,清楚說明她的需求,然後請問他們是否可能重新考慮。

她照做了,結果那所大學給了她助教獎學金。我給予珍妮的其實只是傾聽,以及一個小小的建議。

契訶夫一八八六年的《悲苦》(Misery),優美地詮釋了我們多迫切需要一個有耐心的傾聽者。故事中一個馬車夫波塔波夫(Iona Potapov)遭受喪子之痛。他駕著馬車在積雪的路上,想跟任何願意傾聽的人吐露他的哀痛,但沒有人停下來。最後,他坐在馬廄裡,把滿腔痛楚對馬兒一股腦地傾吐出來。這匹馬聽著,並對波塔波夫的手心呼氣,讓他終於從孤獨的絕望中解脫出來。

一個好的傾聽者是如此重要,如果沒有這樣的人,我們會感到一種存在的孤獨,就像《舊約聖經‧詩篇》的作者呼喊著:「沒有人眷顧我。」所以某些學者稱〈詩篇〉中的上帝是「傾聽的上帝」。我們對傾聽者的需求,存在於所有禱告中。不論我們認為的神是什麼,神的終極意義,其實就是在我們人生旅途中能深刻傾聽與陪伴的旅伴。

我們生活中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滿了傾聽的機會,我們真正需要做的只是靜下來聽。一個學生在走廊上攔下我,想討論即將到來的一項考試;鄰居招手請我過去,要告訴我一隻浣熊翻倒了他的垃圾桶;一個同事在電梯裡跟我聊天;我太太滔滔不絕地跟我說孩子們爆發的一場大爭吵。

當我們傾聽這樣的小故事時,其實是在肯定對方的生存價值。即使是在辦公室或電梯裡最隨意的互道早安,也都有意義。少了這些簡單的互動,讓我們互相融合、愉快相處的人際潤滑劑就會消失無蹤。到最後,我們都會開始擔心自己是否被別人接納、歡迎和欣賞。

有時候,我們必須藉由留意別人的身體語言、語氣,和臉部表情來傾聽,對於幼小和年老的人尤其如此。在臨終之人的床邊傾聽,是桑德斯(Dame Cicely Saunders)的特殊專長。她在一九六七年創立了全球知名的「聖克里斯多福安寧醫院」(St. Christopher’s Hospice),成為全世界第一間兼具研究與教學功能的安寧醫院,她也是無限大愛研究中心的國際顧問。

桑德斯直到二OO五年過世之前,每天都會花好幾個小時,純粹同理地傾聽臨終病人說話。她說,她在這數十年間所扮演的角色都是一樣:給予關注與投入,讓那些即將結束生命旅途的人可以表達他們的恐懼與期望。安寧醫院的英文名稱為「Hospice」,指的是中古世紀時,歐洲修道院旁供旅客過夜的遮風避雨之處。

桑德斯認為邁向死亡就如同走上最後一段旅途,而「hospice」這個字剛好可以描述我們對這些「旅客」所能提供的款待。傾聽確實是一種深刻的款待,就如同人生旅途上的招待所。文/史帝芬.波斯特,吉兒.奈馬克

《好人肯定有好報》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系統通知:簽名被屏蔽。請速依下列順序辦理更新,1.退出系統;2.重新登入;3.更新資料。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5 19:0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