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3-19
- 最後登錄
- 2025-7-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04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20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邊境•童話】楊哲一個展
展期日期:2025-06-07 ~ 2025-06-28
地點:藝站 One Station /新竹市香山區中華路五段413巷1號(347巷入/香山車站前)
參展藝術家:楊哲一
創作理念
作品拍攝的身影與環境,來自於2008年發起的「邊境童話-小小攝影家的異想世界」兒童攝影公益計畫,此計畫,帶著社會大眾所捐贈的相機,於工作與創作之餘,帶著志工,至台灣及世界各地的偏鄉,引導小朋友進行攝影拍攝與「共同創作」。時間從2008至今,長達10多年。
攝影書所呈現的內容,存在硬碟十多年了,直至疫情期間,意外看到了這些非小朋友拍攝的影象,才確認了它的存在,並有了整理的念頭。是意外的探索;也是探索的意外。
這些影像是怎樣來的?
每次出隊,在帶領團隊的過程中,不但要帶著學生,還得引導志工、關注老師,而這些影像,是殘餘空閒中所拍攝的,有些則是,透過活動過程,無意識拍攝的。自己習慣將小相機掛在手腕上,時不時的,單手拿起機身,按個快門,常常沒看框景窗,就按下快門,進行一個盲拍的過程,所以時常會有過暗、過曝、晃動、模糊的狀況。
當年自己是一個攝影狂熱分子,自己會實驗不同底片的拍攝,也常會嘗試不同的沖洗方式,像是正片負沖、加減感光度沖洗。另外,更多的是上網到處收購,過期與絕版底片,還有各式各樣曝光、壞掉的傻瓜相機,以至於,乍看之下,這些影像的色調,五花八門,什麼奇怪狀況的影像都有,只有內容是一致的,而這樣的影像,卻也讓我,重新對自己過去的影像,產生了好奇。
以「第一人稱」兼「第三人稱」的視角拍攝,影像於這些特殊的地方,產生出一種「存在性」、「公共參與性」、「抵抗性」,是衝突,也神秘。此影像視角,有著高低差,小朋友低,作者高;節奏,總會被突如其來的動作所震驚!小朋友很單純,大人總想太多。
拍攝場景是,台灣的偏區小學、離島暨育幼院等場域,是教育資源相對缺乏的地方,試圖透過兒童拍攝自身所在故鄉,與自己身體的穿越,來討論兒童「身體介入」攝影行為的「荒謬」、「詭譎」、「戲劇感」,是一種帶有童趣的戲謔衝突感。空氣中的凝結感、細碎的呢喃,同時隱喻著教育與環境的批判、社會的斷片、長期被忽略的「邊境」與「地緣政治」設定下的犧牲,是一種台灣本島與離島,在「島嶼連線」中的控訴。
幼小身軀穿梭在台灣的土地上,碰觸著文化與歷史,就像是一個小孩大人般的形象,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停止的潛移默化著。這些微小的細節,都是用生命堆疊出來的故事,小朋友的創作過程,參與公共、表達對自我文化的認同與土地的關懷,他們就像是撒下的影像種子,串起台灣每一地方的故事,我只能引導他,無法介入他。
楊哲一
台灣宜蘭, 當代攝影藝術家
現職:台灣兒童攝影藝術推廣學會理事長、TRUEiin初應品牌創辦人
學歷: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所碩士,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學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