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28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職場資訊] 做事虎頭蛇尾,怎樣培養恆心? [複製連結]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6-6 16:39:3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紀律的鍛鍊或習慣的養成,靠的不只是意志力,而是你真心想做這件事,並把這種新習慣變成「行為模式」,讓「固定節奏」滲透到身體裡。

常可聽到成功人士如何維持「有紀律」的工作與生活。像「恐怖大師」小說家史蒂芬.金,每天固定早上寫作,產出至少2千字,他坦言自己能寫作並非繆思特別眷顧,而是因為堅守寫作紀律,「寫小說不過是另一種像鋪管線、開長途卡車一樣的工作。

行動計畫1-找到堅持下去的理由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同樣是工作生活紀律嚴明的人。多年來維持每天1、2個小時的跑步,4、5個小時的寫作。他曾在《關於跑步,我想說的是….》書中提到,寫小說的方法,很多都是從每天早晨在路上跑步學來的。

他認為,持續跑步是他人生當中,後天學到的無數習慣中意義最重大的事,讓他身體、精神都更強化。他形容日常跑步就像「生命線」一樣,不能因為忙碌就省略或停跑;否則一旦習慣被打斷,最後一定會變成終生都沒辦法跑。正因為繼續跑的理由很少,而停跑的理由則有「一卡車這麼多」,所以必須把那「很少的理由」好好珍惜,並且磨亮。

行動計畫2-狂熱的紀律,來自真心喜歡
紀律,簡單說就是「持續做」。不只個人講紀律,企業成功也靠紀律。《從A到A+》作者吉姆.柯林斯在新書《十倍勝,絕不單靠運氣》中指出,表現非凡、能「十倍勝」過其他企業的領導人,不見得比別人更有膽識,他們共同特質之一就是有「狂熱的紀律」。但真正的紀律並非依靠外在嚴密管制,而是發自內心的「自我紀律」。

也就是說,想養成一個習慣,或持續做某件事,「動機」很重要,這件事應該是你真心喜歡、真心想做。就像小說家村上春樹長年跑馬拉松,因為他認為這適合他的個性。

行動計畫3-把大目標切割為小行動
日本作家古川武士在《改變人生的持續術》書中指出,培養「習慣化」,就要從「小地方」做起,用「嬰兒學步」的方法鍛鍊自己。千里之行始於腳下的一步,有辦法把這一步化為行動最小單位的人,就具有行動力。

例如想要養成整理習慣,與其將目標設為「把房間變乾淨」,不如設定步驟為「每天花15分鐘整理」;想練好英文,可以設定「每天在捷運上練聽力30分鐘」。行動規則不複雜,不會造成太大壓力,才可能引發動力,讓行動持之以恆。

行動計畫4-建立節奏感 滲透到體內
養成習慣的過程,經過「嬰兒學步」階段後,也可能經歷「不穩定期」,例如工作忙碌時就半途而廢。古川武士建議,最好能將這種新習慣「模式化」,建立行動的「節奏感」,例如每天固定在相同時間、相同地點,用相同做法進行,讓「固定節奏」滲透到身體裡。

村上春樹也強調這種「節奏感」的重要,認為習慣要長期持續,就不能讓節奏中斷;節奏一旦設定好,事情就好辦。不過,節奏感培養起來後,有時還是要建立「例外規則」,準備好彈性應變方法。

要持之以恆做一件事,也要適時給自己一點「甜頭」,自我鼓勵。米果以長期寫作為例,必須有「被看見」、「被閱讀」、「被肯定」的相對條件支撐,如果只是孤獨書寫,就算下定決心,也不容易天長地久,畢竟寫作需要被讚美。所以,與其說建立寫作紀律,不如說是一種「因為受到肯定,所以心甘情願很快樂地一直做下去」的決心。

行動計畫5-倦怠時停下腳步 留白後加倍奉還
持續做一件事情,難免會有倦怠的時刻。例如持續一段時間的運動,有天突然失去熱情,覺得意義感消失。古川武士建議,克服倦怠感的對策就是「加入改變」,例如練跑步可以「改變路線」,練英文可以「改變內容或環境」。甚至,開始計畫下一個想要培養的習慣或紀律,也是轉換心情的好方法。

以寫作為業的米果說,當倦怠感浮現時,她會讓自己先停下來,或許出去玩、購物、散步、慢跑,也可能空出一段時間,什麼都不做,就只是閱讀、看電影、看球賽,「類似這樣的空白是必須的,空白期間所累積的能量,一旦重新回到書桌前,會有『加倍奉還』的力道!」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smartlion + 5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總評分: SOGO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24 03:2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