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87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重要資訊] 國內媒體傳BYD比亞迪/Tengshi騰勢將以第三地生產形式導入臺灣?[14P] [複製連結]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6-6 19:39:0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近日國內部份媒體指出,中國汽車品牌 BYD 比亞迪以價格戰、拓展海外市場等策略積極佈局,更準備將下一個
目標瞄準臺灣,透過泰國生產、進口等方式,導入旗下高階電動車品牌 Tengshi 騰勢。國內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傳出回應,該品牌及車款導入計畫,可能構成違規轉運 (洗產地),並將採取 4 項作法對應。


國內部分媒體指出,中國汽車品牌 BYD 比亞迪以價格戰、
拓展海外市場等策略積極佈局,更準備將下一個目標瞄準臺灣。


國內部分媒體指出,中國汽車品牌 BYD 將透過泰國生產、進口等方式,導入旗下高階電動車品牌 Tengshi
騰勢。國內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傳出回應,該品牌及車款導入計畫,可能構成違規轉運 (洗產地),並將採取 4
項作法對應。

臺灣成為 BYD 下個目標市場?傳接洽太古汽車集團切入市場

BYD 比亞迪以佈局全球市場作為戰略計劃,陸續將旗下車款導入歐洲、日本等市場,臺灣是否成為品牌佈局
的下ㄧ個目標市場?在法規及發展層面仍存在變數。據市場揭露訊息指出,BYD 比亞迪集團曾接洽深耕臺灣
市場的太古汽車集團 (Taikoo Motor Group),屬意招募經銷商,並導入 Tengshi 騰勢品牌車款,透過泰國
進口等方式切入市場。


BYD 比亞迪以佈局全球市場作為戰略計劃,陸續將旗下車款導
入歐洲、日本等市場,臺灣是否成為品牌佈局的下ㄧ個目標市場?


據市場揭露訊息指出,BYD 比亞迪集團曾接洽深耕臺灣市場的太古汽車集團 (Taikoo Motor
Group),屬意招募經銷商,並導入 Tengshi 騰勢品牌車款,透過泰國進口等方式切入市場。

[U 指數 ] 調查:達 47%網友期待導入 BYD 比亞迪汽車集團

先前 U-CAR 曾透過 [U 指數 ] 問券,詢問網友對於「中國車導入臺灣」議題的調查,超過 2,000 位網友
分享意見,其中多數支持多元品牌導入,但是仍存在歧異。問券中,針對「如果中國新能源車開放導入,最
期待的汽車集團」議題,近半數、達 47%的網友表示最期待的汽車集團為「BYD 比亞迪」,也呼應本次
BYD 比亞迪有望導入臺灣,受到各界高度關注的原因。



騰勢由 BYD 與賓士集團合資成立,2024 年成為比亞迪全資子公司

Tengshi 騰勢品牌全名為「深圳騰勢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於 2010 年由 BYD 比亞迪以攜手
Mercedes-Benz 集團合資成立,旗下車款鎖定高階電動車級距,Tengshi 騰勢於 2021 年歷經
股權轉讓協議,由 BYD 比亞迪持有 90%,Mercedes-Benz 集團持股比例則下降至 10%,
2024 年 BYD 比亞迪再收購原 Mercedes-Benz 集團持有的 Tengshi 騰勢 10%股權,後續
Tengshi 騰勢品牌轉為 BYD 比亞迪全資子公司。


Tengshi 騰勢品牌全名為「深圳騰勢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於 2010 年由 BYD
比亞迪以攜手 Mercedes-Benz 集團合資成立,旗下車款鎖定高階電動車級距。


2024 年 BYD 比亞迪再收購原 Mercedes-Benz 集團持有的 Tengshi
騰勢 10%股權,後續 Tengshi 騰勢品牌轉為 BYD 比亞迪全資子公司。

整車進口與自製率議題延伸,BYD 旗下品牌改由第三地生產導入?

現階段國內法規中,限制中國製「整車」進口臺灣,針對中國零組件來臺組裝成車,也透過 2024 年修訂
的新制,增加國產化比率,並加重至最高 35%,也就是消費者關注、部分車廠及車款受影響的「自製率」
議題。因此 BYD 比亞迪、Tengshi 騰勢未來是否有可能透過第三地生產方式導入臺灣?也成為產業界關
注的焦點。


現階段國內法規中,限制中國製「整車」進口臺灣,針對中國零組件來臺組裝成車,也透過 2024 年修
訂的新制,增加國產化比率,並加重至最高 35%,也就是消費者關注、部分車廠及車款受影響的「自製
率」議題。


BYD 比亞迪、Tengshi 騰勢未來是否有可能透過第三地生產方式導入臺灣?成為產業界關注的焦點。

傳出產發署回應 BYD 導入議題,涉及違規轉運提 4 項做法因應

國內部分媒體指出,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針對「BYD 比亞迪」可能導入臺灣議題進行回應,雖然傳出的導入
計畫,將由泰國整車輸出,並非中國生產整車導入,但是若 BYD 比亞迪涉及違規轉運 (洗產地),將採取
4 項做法因應。


國內部分媒體指出,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針對「BYD 比亞迪」可能導入臺灣
議題進行回應,若 BYD 比亞迪涉及違規轉運 (洗產地),將採取 4 項做法因應。

若導入車款需取得車型合格證明書,因應做法含停止輸出入貨品

若 BYD 比亞迪旗下車款欲導入臺灣,整車進入前,車輛將需符合交通部「車輛型式安全審驗管理辦法」規
定,並取得交通部核發的車型合格證明書,但傳出現階段 BYD 比亞迪仍未取得車型合格證明書,因此無法
在臺灣進行銷售。至於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提到的,將採取的 4 項做法因應中,則包含監測進口量、從嚴處罰
等,違規者最高罰 300 萬元,停止其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輸出、輸入或輸出入貨品。


若 BYD 比亞迪旗下車款欲導入臺灣,整車進入前,車輛將需符合交通部
「車輛型式安全審驗管理辦法」規定,並取得交通部核發的車型合格證明書。


國內媒體指出,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提到的,將採取的 4 項做法因應中,則包含監測進口量、
從嚴處罰等,違規者最高罰 300 萬元,停止其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輸出、輸入或輸出入貨品。

多元品牌導入與否,以及法規議題受市場高度關注

受到國際情勢、關稅等議題影響,牽動部分車廠、品牌,甚至是全球車市的銷售及發展,而國內法規針對整
車導入、產地及自製率的對應方向,也成為產業及消費者關注的焦點。經 U-CAR 詢問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在
截稿前尚未針對相關內容正面回應 ; 至於未來法規是否調整因應,甚至多元化汽車品牌能否導入,甚至在臺
灣市場販售?相關議題 U-CAR 將持續為讀者追蹤報導。


受到國際情勢、關稅等議題影響,牽動部分車廠、品牌,甚至是全球車市的銷售及發展,
而國內法規針對整車導入、產地及自製率的對應方向,也成為產業及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經 U-CAR 詢問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在截稿前尚未針對相關內容正面回應 ; 至於未來法規是
否調整因應,甚至多元化汽車品牌能否導入臺灣?相關議題 U-CAR 將持續為讀者追蹤報導。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7 03:0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