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9-10
- 最後登錄
- 2025-7-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28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886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美國「奇努克 / Chinooks」直升機首次在東南亞叢林演習中空運 S-MET 機器騾子。
2025年6月2日,美國 波音公司(Boeing Company)的 雙引擎,雙旋翼的重型 運輸直升機 CH-47「奇努克 / Chinooks」
和 通用動力公司(General Dynamics)的S-MET直升機在菲律賓舉行的聯合叢林演習中標誌著美國陸軍戰術的轉變。
根據美國 國防部透過DVIDS通報,第25戰鬥航空旅將 S-MET機器人吊運至 馬格塞塞堡(Fort Magsaysay)。
在JPMRC-X的指導下,菲律賓第二次聯合訓練中心輪調突顯了向自主物流邁進的舉措。
在叢林地形中整合 機器人有效載荷運載器,明顯體現了對未來印太衝突的適應性。它增強了美國在複雜環境下進行
分散式作戰的戰備能力。中國大陸 和 台灣仍然是這個不斷發展的戰略考量的核心。
CH-47「奇努克 / Chinooks」是 波音公司(Boeing Company)標誌性的重型運輸平台,與通用動力 陸地系統公司
基於MUTT(多用途戰術運輸)平台開發的S-MET的結合,體現了成熟的航空能力與下一代地面機器人技術的融合。
雙引擎,雙旋翼的重型 運輸直升機 CH-47「奇努克 / Chinooks」擁有數十年的作戰經驗,憑藉其在各種環境下執行高載
荷垂直起降作業的能力,始終是一款用途廣泛的主力機型。
而S-MET是一款履帶式或輪式機器人車輛,可攜帶超過1000磅(約450公斤)的裝備,可透過單手控制器進行遠端操控,
旨在減輕步兵的體力負擔。
其核心任務是戰術補給,但其平台可進行改裝,用於偵察、傷兵後送,甚至武裝支援。與傳統的人力搬運工或載人輕型車輛相比,
S-MET 能夠在茂密、惡劣的地形中更隱蔽、更安全、更靈活地機動,使其特別適合視線和機動性不斷受到挑戰的叢林作戰。
在菲律賓 實彈聯合演習中引入機器人後勤系統意義深遠。
從軍事角度來看,它增強了遠離既定補給線作戰的輕步兵部隊的續航能力和節奏。
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在東南亞高戰備狀態的聯合訓練中心演習中使用此類系統,向其地區對手(主要是中國大陸)傳遞了
一個訊息:美國不僅致力於前沿存在,而且還在不斷改進技術,以滿足跨群島地形分佈式作戰的需求。
隨著台灣 週邊緊張局勢加劇以及 大陸 解放軍自身自主系統不斷增強,美軍在叢林部署場景中使用機器人騾子,顯示其正向可擴展、
無人化、高敏捷性戰爭轉變。
這些平台目前正在「薩拉克尼布-2 / Salaknib II」等雙邊演習中進行測試,這表明菲律賓等盟友也正在融入這一不斷發展的
技術生態系統,透過共享戰備來加強威懾力。
透過將自主地面系統直接空運至嚴酷的戰區,美國正在重新定義遠徵軍在對抗條件下的自給自足方式。
美國 波音公司(Boeing Company)傳統的重型運輸能力與通用動力公司的模組化機器人後勤平台的結合,預示著在不久的將來,
人機協同不僅對作戰效能至關重要,而且對生存力也至關重要。
這種能力現已在 呂宋島(Luzon)的叢林中得到驗證,這並非理論上的轉變,而是作戰現實,它預示著印太地區將出現一種兼具
技術優勢和戰術適應性的新型軍事態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