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9-10
- 最後登錄
- 2025-7-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38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894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在線上
|
本文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25-6-26 18:41 編輯
馬來西亞將部署 首批 土耳其Anka-S無人機,用於南海海上監視
根據《馬來西亞軍事評論 / Malaysia Military Review》2025年6月22日報道,位於東南亞 - 馬來西亞(Malaysia)
已接收由 土耳其共和國 (Republic of Türkiye)航空航太工業公司(Turkish Aerospace Industries , TAI)研發
的 Anka-S中空長航時(Anka-S Medium Altitude Long Endurance , MALE)無人機系統(unmanned aerial
systems , UAS)。
這三套無人機系統是根據2023年5月在 馬來西亞 蘭卡威國際海事與航空展覽會(Langkawi International Maritime
and Aerospace Exhibition , LIMA)上簽署的價值 MYR 4.238億馬來西亞林吉特(MYR 423.8 million)或者
(約合 USD 8940萬美元 / $89.4 million) 的協議採購的,已抵達 納閩空軍基地(Labuan Air Base),
並將在那裡駐紮。
馬來西亞 選擇了 Anka-S 型號,它是原始 Anka 平台的衛星控製版本,專為超視距 (BLOS) 作戰而開發。
這些未攜帶武器的 Anka-S無人機 旨在加強 馬來西亞皇家空軍(RMAF)在南海 (South China Sea) 的海上監視能力,
並監視外國入侵 馬來西亞專屬經濟區的行為。
此次採購包括地面控制站、支援設備和培訓。儘管該平台具備攜帶武器的能力,但 大馬 當局目前尚未訂購彈藥,
不過據報道,武裝部隊正在考慮在未來階段進行更多採購。
此次採購遵循了 2020年8月啟動的公開國際招標程序,其中包括對 通用原子公司 (General Atomics) MQ-9「死神」
無人機 和大陸地區 翼龍 (Wing Loong) 無人機 等多種中空長航時無人機方案的評估。
馬來西亞 首相 拿督斯里·伊斯梅爾·薩布里·雅各布 (Datuk Seri Ismail Sabri Yaakob) 和 彭亨 蘇丹州 阿卜杜拉國王
(16th King Sultan Abdullah) 於2022年均訪問了 土耳其航空工業公司 土耳其總部。
馬來西亞 國防部最終於2023年5月與 土耳其航空工業公司 (Turkish Aerospace Industries , TAI) 簽署了第一階段
三架無人機的採購合約。
根據土耳其駐馬來西亞大使 埃米爾·薩利姆·尤克塞爾 (Emir Salim Yuksel) 和 大馬 國防部 副部長 杰拉爾·薩米·圖費克奇博士
(Dr. Celal Sami Tüfekçi) 的聲明,該項目正在按計劃進行,並在2024年至2025年期間持續進行專門的改裝和操作員培訓。
六名 馬來西亞皇家空軍(RMAF)人員被派往土耳其,監督建造過程並指導改裝工作。
第一架無人機預計2025年9月正式交付,第三架預計2025年11月交機。
馬來西亞 G7航空航太公司(G7 Aerospace)完成了 納閩空軍基地(Labuan Air Base)的升級改造,包括建造專用機庫
和作戰所需的支援設施。
馬來西亞 選擇了土耳其 Anka-S型號,它是為 超視距 (BLOS) 作戰而開發的原版 Anka平台的衛星通訊 (SATCOM)版本。
Anka計畫於2004年啟動,隸屬於 土耳其國家無人機發展計劃(Türkiye’s national UAV development program),
並已開發出多個型號,包括 基礎型 Anka-A、配備雷達的 Anka-B、面向信號情報的 Anka-I以及目前正在生產的 Anka-S。
Anka-S 於2017年投入土耳其空軍服役,此後參與了 敘利亞 (Syria)、伊拉克 (Iraq) 和 利比亞 (Libya) 等地的
多次作戰行動。
Anka專案 包括與 土耳其Aselsan、AYESAS、Havelsan和C2TECH等公司合作,進行子系統和有效載荷整合。
該無人機已累計飛行超過20萬小時,並經歷了多次迭代,包括發動機更換、雷達升級和合成孔徑雷達整合。
該專案大量使用了國產零件,包括由 TUSAŞ發動機工業公司開發的 TEI-PD170發動機,用於取代早期的 德國發動機。
Anka-S翼展17.5公尺,長8公尺,最大起飛重量約1700公斤。它由柴油或JP-8發動機驅動,可根據任務負載在空中飛行
24至30小時。巡航速度約204公里/小時,最高飛行高度可達30000英尺(約9100公尺)。
本平台採用複合材料機身、機電作動器、冗餘飛行系統以及由 TAI 開發的自主飛行控制電腦。
有效載荷包括光電/紅外線攝影機、Aselsan CATS光學瞄準系統、合成孔徑雷達、GMTI雷達、逆合成孔徑雷達(INSAR)
以及透過ViaSat VR-18C天線進行的加密衛星通訊。
此外,還整合了敵我識別(IFF)系統、雷射目標指示器和雷射測距儀。雖然馬來西亞沒有採購武器,但該平台相容於
Roketsan公司的MAM-L、MAM-C、MAM-T、Cirit和UMTAS導引彈藥,這些飛彈此前均在土耳其的行動中進行了測試。
從 馬來西亞(Malaysia)納閩空軍基地(Labuan Air Base) 部署無人機 將使馬來西亞 能夠監測南海以及與菲律賓
海上邊界沿線的海上活動。
前大馬 國防部長 穆罕默德·哈桑(Mohamad Hasan)強調了在距離海岸線350公里處進行監視的必要性,並強調了
擁有能夠持續監視的空中平台的重要性。
馬來西亞(Malaysia)G7航空航太公司 與土耳其航空航太公司合作,歷時12個月對 納閩基地 的基礎設施進行了改造,
包括整合加油和維護系統。
馬來西亞皇家空軍(RMAF)第11中隊將操作 Anka-S系統,機組人員和技術人員的訓練自2024年以來一直在進行。
在2025年 馬來西亞海上軍事演習(LIMA 2025)期間,已確認這些無人機將僅用於海上偵察。
馬來西亞政府已表示有意擴大無人機隊規模,並計劃在「第十三個馬來西亞計畫」(2026-2030)中增加最多六架無人機。
此外,還計劃在沙巴組建第二個無人機中隊,具體計劃取決於未來的採購決策。
在馬來西亞 購買Anka-S無人機之前,還有其他一些該平台的出口合約。
位於北非的 突尼西亞共和國(Republic of Tunisia)簽署了一份價值 USD 8,000萬美元的合同,購買三架Anka-S無人機
和三個指揮站,目前已接收五架。 位於中亞北部 哈薩克共和國(Republic of Kazakhstan)採購了三架Anka無人機,
並計畫在當地再生產30架。
位於東南亞 - 印尼共和國(Republic of Indonesia) 訂購了12架,其中六架將透過與 印尼航空航太公司
(Indonesian Aerospace)合作在國內組裝。
非洲地區 - 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of Algeria)訂購了10架,非洲中部 - 乍得共和國
(Republic of Chad)收到了兩架無人機。 2025年初,土耳其也宣布向 位於中亞的內陸國家 - 烏茲別克共和國
(Republic of Uzbekistan) 出售Anka無人機。
Anka平台已被土耳其多個軍種部署,包括空軍、海軍、憲兵和國家情報機構。
2020年2月,一架Anka-S無人機在 敘利亞(Syria)達迪卡(Dadikah)附近被擊落,3月,另一架Anka-S在 薩拉奇布
(Saraqib)附近被擊落。
該平台也於2020年被證實在 利比亞( Libya)上空失踪,並於2023年10月在 敘利亞 哈塞克上空被一架美國空軍F-16戰機
擊落。 儘管遭受損失,安卡-S仍然展現了其在衝突地區的持續作戰能力。
2024年10月17日,馬來西亞 皇家空軍(RMAF)司令 Tan Sri Mohd Asghar Khan Goriman Khan將軍 在第二空軍區司令
Ahmad Khusairi Ahmad Fadli少將 和 安卡無人機系統專案團隊的陪同下,視察了位於 安卡拉(Ankara)的土耳其航空工業公司
(TAI)設施。
此次訪問包括與土耳其官員會面,並參觀了參與該計畫的國防企業,包括Aselsan、Roketsan和Havelsan。
這次訪問發生在土耳其航空工業公司(TAI)設施遭到據稱由 庫德工人黨發動的襲擊之前,這起襲擊造成人員傷亡。
儘管如此,馬來西亞皇家空軍(RMAF)代表團仍按計劃繼續參加在 伊斯坦堡(Istanbul)舉行的土耳其航空工業博覽會
(SAHA Expo),並在會上就雙邊軍事合作進行了進一步的討論。
在這些接觸中,阿斯加爾·汗將軍強調了馬來西亞擴大合作的意願,包括人員培訓和參與未來的聯合計畫。
馬來西亞採購「安卡-S」平台標誌著該平台首次在東南亞投入作戰部署,也是馬來西亞與土耳其雙邊國防關係的里程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