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9-10
- 最後登錄
- 2025-7-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38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894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文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25-6-27 19:02 編輯
南韓 航空航太工業公司(KAI)對抗直升機(MCH)原型機 首次試飛
南韓(South Korea)航空宇宙工業公司(KAI)於 6月16日成功 進行了水雷對抗直升機(MCH)
原型機的首次試飛,並於 6月24日在 KAI 泗川(Sacheon)總部舉行的慶祝活動上正式宣布了這一成就。
6月24日,南韓航空宇宙工業公司(KAI)舉行了水雷對抗直升機(MCH)原型機首次試飛的慶祝儀式。
KAI於2022年開始研發MCH,今年稍早製造了原型機,並於3月份進行了地面測試,並於6月16日成功試飛。
儀式在南韓航空航太公司(KAI)位於泗川(Sacheon)的總部舉行,超過100名重要人士出席,包括南韓
國防能力評估局(DAPA)現役能力項目局局長、南韓 海軍航空司令部和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將官、防衛技術品質局
(DTaQ)局長以及 KAI執行長。
儀式上,KAI分享了MCH的研發進展,並進行了搭載機載雷射水雷探測系統(ALMDS)的MCH的示範飛行。
該水雷對抗直升機基於 南韓國產水陸兩棲運輸直升機「海神」(MUH-1)開發,後者源自南韓陸軍使用的「蘇里安」
(Surion)平台。
它配備了三種水雷對抗系統:美國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的機載雷射水雷探測系統(ALMDS)、
英國 BAE系統公司的「射水魚」(Archerfish)機載水雷中和系統(AMNS)以及 美國 Teledyne Marine公司的「加維亞」
(Gavia)自主水下航行器(AUV)。 Gavia 經過了改裝,以便能夠在 水雷對抗直升機(MCH)中使用。
儘管 南韓 正在研發各種自主水下航行器 (AUV),但在南韓 MADEX 2025 展會期間,南韓航空航天工業公司 (KAI) 官員
表示,由於在 MCH 的開發時間表內沒有足夠的時間將國產自主水下航行器完全開發到所需的性能水平,MCH 項目
選擇與外國防務公司合作。
為了提高生存能力,MCH 配備了歐洲 亨索爾特 (HENSOLDT) 的 AAR-60 飛彈發射偵測系統 (MILDS)、BAE 系統公司
的 ALE-47 機載幹擾布撒系統 (ACDS)(用於發射干擾絲和紅外線幹擾彈)、南韓 韓華系統公司 開發的雷射警告布撒系統 (ACDS)
(用於發射干擾絲和紅外線幹擾彈)、韓華系統公司開發的雷射警報接收器 (LWRRWR) 以及 LIG Nex1 公司的雷達接收器。
水雷對抗直升機(MCH)由兩台渦軸發動機驅動,功率超過 1800 軸馬力,並配備全權限數位引擎控制 (FADEC) 系統,
以提高可靠性和效率。它配備四軸自動飛行控制系統 (AFCS),可確保穩定的飛行性能和精確的機動性。
首飛成功後,MCH 將進行全面飛行測試,預計研發工作將於 2026 年下半年完成。
一旦交付並併入新成立的水雷對抗直升機中隊,該水雷對抗直升機預計將顯著提升海軍的水雷威脅應對能力。
此外,隨著 水雷對抗直升機(MCH)和目前正在研發的無人水雷對抗水面艦艇的加入,此前僅由水雷對抗艦艇執行的任務
預計將獲得更大的作戰靈活性。
這些新裝備將增強海軍應對 北韓水雷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