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2-12-5
- 最後登錄
- 2025-7-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13
- 閱讀權限
- 60
- 文章
- 331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問: AI助手是現代人類社的輔助工具, 從現在的市場看, 有沒有一種走上商業陷阱可能不太好聽, 有沒有那種好像某種誤差的偏離?
KIMI答:
有的,當前 AI 助手在商業和消費場景裡確實存在幾條“聽起來不悅耳、卻越來越顯性”的偏離軌跡,可概括為四類陷阱:
1. 自動化偏差 + 確認偏誤
用戶越相信 AI 的“權威”,越容易把錯誤歸到自己身上,持續用錯誤建議“加固”錯誤結論,時間和資金雙重流失 。
2. “免費即數據煉金術”
免費或低價助手背後是“資料換服務”——你的每一次提問、停頓、語氣被立體記錄,成為下一輪模型訓練的燃料;長期看,真正的成本是隱私與議價權 。
3. 幻覺與虛假記憶
大模型仍會編造資料、引用、法規條文;企業若直接把 AI 報告當決策依據,就可能基於“虛假記憶”制定戰略,形成集體錯誤決策 。
4. 版權與合規“仙人跳”
AI 生成的內容看似原創,實則可能拼接了受版權保護的材料;一旦對外發佈,維權方追溯的是使用者,而非模型公司,風險完全由用戶兜底 。
簡言之,AI 助手已從“效率外掛”滑向“認知外包”。當你把思考、判斷、甚至責任全部讓渡給模型,就踏進了這些商業與法律陷阱的灰區。
|
-
總評分: SOGO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