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05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新知] 紐西蘭發現1900萬年前的「聖巴森斯號角鴉」化石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7-14 20:30:0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一支古生物學團隊於新西蘭南島奧塔哥地區的班諾本組(Bannockburn Formation)發現並描述了一種新種的大型雀形目鳥類化石,將其命名為「聖巴森斯號角鴉」(Miostrepera canora)。該化石來自約1,900萬年前的早中新世,體型與現今廣泛分布於紐西蘭及澳洲的澳洲喜鵲(Gymnorhina tibicen)相仿,但推測全身為黑色。這一新種的發現,不僅重寫了紐西蘭鳥類多樣性的演化史,也挑戰了當前生態復原的「前歐洲時代」理想。

坎特伯雷博物館高級策展人Paul Scofield博士指出,「我們時常認為澳洲喜鵲是外來物種,實際上其近親曾長期棲息於紐西蘭。我們大約在五百萬年前才失去這個家族的成員。」這意味著人類出現前,紐西蘭生態系統的物種組成就已經歷多次劇烈更迭。

來自澳洲弗林德斯大學的古生物學家Trevor Worthy博士則補充:「過去有一種觀點,認為應該將紐西蘭生態恢復到歐洲人尚未抵達前的狀態,但事實上,紐西蘭的生態系統在數百萬年間一直處於動態變化。」早於人類抵達之前,島上已失去大量原生果樹與動物,像號角鴉和原生鴿類的滅絕即反映了棲地和食物資源的改變。近2.6萬年至1.17萬年間,又有許多動植物物種自外地遷入紐西蘭,定居下來,近代則有更多新物種因人類活動而出現。


生態系數百萬年間一直處於動態變化



圖展示了聖巴森斯號角鴉(Miostrepera canora)與現生喜鵲類親緣鳥種的骨骼對比,包括肱骨、脛跗骨和肩胛骨等部位。
圖中標示不同骨骼結構細節,便於比較其形態學特徵與分類地位。
化石樣本來自新西蘭早中新世,為現代澳洲喜鵲家族在紐西蘭的遠古成員,進一步支持本種與澳洲喜鵲之間的親緣關係。
圖/PalZ


化石出土於聖巴森斯地區一處中新世古湖底,顯示當時的新西蘭森林組成與現今澳洲森林極為相似,例如廣泛分布的桉樹、樟科和木麻黃等。Scofield博士表示,若穿越時光回到中新世的紐西蘭林地,人們會見到與今日澳洲相似的景致。影響新西蘭現代生態樣貌的重大因素,是約1,300萬年前全球氣候急遽冷卻,導致溫暖時期許多動植物滅絕。

本次發現不僅填補了新西蘭鳥類演化的空白,也提醒我們,生態的理想狀態並非靜態不變,而是多樣且充滿流動性的歷史演進。
這項成果已發表於古生物學期刊 PalZ。



資料來源 : 明日科學
https://tomorrowsci.com/animals/20250701_01/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22 13:2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