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4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重要資訊] 日本自動車聯盟JAF針對3種不同動力車型進行涉水測試,究竟誰的涉水能力最強呢?[8P] [複製連結]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7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文最後由 幹銀兩老雞賣 於 2025-7-16 20:36 編輯

日本自動車聯盟 JAF 近期公布一項關於車輛的涉水測試,JAF 表示,近年來,日本因颱風與豪雨等自然災害,
導致道路積水使受害案例日益增加;2019 年,受颱風第 19 號影響,關東地區部分地下道發生淹水,導致多
輛車輛受困;而在電動車與混合動力車逐漸普及之下,因此針對這類車輛在道路積水時的行駛性能與安全性進
行分析。

對於這次的測試,JAF 規劃了包含燃油車、油電車與電動車共 3 種動力的車型,並且進行了兩種水深
( 30 公分和 60 公分 ) 、不同速度的涉水實測,觀察 3 種不同動力總成的車型,最終的涉水測試結果。


日本自動車聯盟 JAF 近期公布一項關於車輛的涉水測試,包含燃油車、油電車與電動車共 3 種動力的
車型,並且進行了兩種水深、不同速度的涉水實測,觀察 3 種不同動力總成的車型,最終的涉水測試結果。



驗證在不同速度、不同水深之下的涉水情形

進入測試前,先簡單說明一下涉水實測的規範。首先,涉水的深度有 30 公分以及 60 公分兩種,至於車輛
行駛的速度則是有時速 10 公里、30 公里、40 公里,不過時速 40 公里的測試僅限在 60 公分涉水環境,
因此,30 公分的涉水測試會有時速 10 公理與 30 公里的結果,至於 60 公分涉水則會再增加一個時速 40
公里的成績;測試的車型,電動車代表為 Nissan Leaf、油電混合車是 Toyota Prius、燃油車是 Suzuki
Alto。


涉水的深度有 30 公分以及 60 公分兩種,至於車輛行駛的速度則是有時速 10
公里、30 公里、40 公里,不過時速 40 公里的測試僅限在 60 公分涉水環境。

第一關 30 公分涉水高度、時速 10 公里的測試環境下,3 種動力的車型皆能順利完成行駛,不過當速度
加至時速 30 公里時,Leaf 雖然成功通過,但車體下部的下護板脫落,前蓋內部也有進水情形,至於 Prius
同樣成功完成,但右後輪的輪圈蓋與左前方的拖車勾有脫落,引擎蓋內部也有進水;而 Alto 在成功通過之
時,車內與引擎蓋內部卻均有進水的狀況。


Leaf 雖然成功通過,但車體下部的下護板脫落,前蓋內部也有進水情形,至於 Prius 同樣成功完成,但右
後輪的輪圈蓋與左前方的拖車勾有脫落,引擎蓋內部也有進水;而 Alto 在成功通過之時,車內與引擎蓋內
部卻均有進水的狀況。

來到更艱困的 60 公分涉水環境,首先時速 10 公里下 Leaf 和 Prius 均順利通過,至於 Alto 也有通過,
但空氣濾清器的部分地方已被水浸濕;而當速度加至時速 30 公里時,3 輛車雖然都成功通過,但 Leaf
卻有多個警示燈亮起,而 Prius 的空氣濾清器已完全濕透,至於 Alto 除了空氣濾清器已經濕了外,車內
還大量進水。

然而再把速度提升至時速 40 公里時,Leaf 依然有通過,但同樣的有多個警示燈亮起,至於 Prius 雖然有
通過,不過駛過積水路後引擎熄火,且多個警示燈亮起,另外 Alto 並未能成功通過,在 28.5 公尺處停下
來,並且車內大量進水。


當速度加至時速 30 公里時,Leaf 雖然成功通過,但卻有多個警示燈亮起。


再把速度提升至時速 40 公里時,Prius 雖然有通過,不過駛過積水路後引擎熄火,且多個警示燈亮起。


Alto 並未能成功通過,在 28.5 公尺處停下來,並且車內大量進水。

總結來說,在不同環境條件測試下,Leaf 的涉水能力相較其他兩款車似乎是好一些,最嚴苛的環境下是多
個警示燈亮起,而 Prius 雖然也能完成每段的涉水測試,不過在水深 60 公分、時速 40 公里條件下,通
過積水路段後引擎卻有熄火的狀態;至於 Alto 的狀況則更為慘烈,最後關卡在路途中就無法行駛,最終只
能透過拖車來把車拖走。


最後關卡 Alto 的狀況則更為慘烈,在路途中就無法行駛,最終只能透過拖車來把車拖走。

看似 Leaf 擁有較好的涉水能力,但 JAF 表示,雖然電動車馬達並未停止運轉,但出現了多項系統故障的
警告,如果認為「沒有引擎所以沒問題」,因而輕率地駛入積水道路,是非常危險的行為。至於當車速提
高時,濺起的水量也會增加,這會使水更容易進入引擎室,最終導致引擎熄火的風險,而混合動力車因也
配有引擎,因此同樣存在此類風險。

最後,JAF 強調,實際的積水道路僅靠肉眼較難以判斷水深,此外,也存在像是人孔蓋被掀開、看不見的
排水溝等各種危險,就算看起來水不深,冒然駛入也是非常危險的;而在豪雨期間,應避免行經容易積水
的地區,若遇到積水路段,切勿輕易進入,應盡可能繞道而行。


JAF 強調,實際的積水道路僅靠肉眼較難以判斷水深,此外,也存在像是人孔蓋被掀開、看不見的排水溝
等各種危險,就算看起來水不深,冒然駛入也是非常危險的;而在豪雨期間,應避免行經容易積水的地區,
若遇到積水路段,切勿輕易進入。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23 01:4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