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
- 最後登錄
- 2025-7-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802
- 閱讀權限
- 100
- 文章
- 407
- 相冊
- 4
- 日誌
- 1
  
狀態︰
離線
|
本文最後由 Teddyhug 於 2025-7-18 20:07 編輯
大阪大學倫理、法律與社會問題研究中心(ELSI 中心)與日本電商平台 Mercari 合作,發表了一項關於 Nintendo Switch 2 在日本和美國預購策略的比較研究。該研究旨在探討為何日本採用抽籤制,而美國則採行先到先得制。
預購策略的顯著差異:
日本:
透過 My Nintendo Store 針對 Nintendo Switch Online (NSO) 會員實施抽籤預購。申請者需符合總遊玩時間和訂閱時長等資格條件。由於需求量龐大,中籤率極低,尤其對於價格較低的區域限定機型更是如此。
美國:
即使在 My Nintendo Store,也採用先到先得制。雖然同樣有資格要求(如一年以上 NSO 會員、50 小時以上遊玩時間),但邀請函是按申請順序發送。
共同挑戰與任天堂的選擇:
研究指出,日美兩國都面臨 Switch 2 供應量遠低於需求的狀況。從純粹的經濟效益角度,任天堂可以透過動態定價或合法化轉售市場來讓價格決定分配。然而,任天堂卻選擇了成本較高且看似不切實際的抽籤系統(日本),這表明其考量超越了傳統經濟效率。
策略背後的多重假設:
研究提出了五項假設來解釋任天堂的決策,其中幾個關鍵點包括:
1. 品牌聲譽與長期利潤(假設 B):
遊戲主機主要透過遊戲銷售、訂閱和數位服務獲利。若初期顧客體驗不佳損害品牌形象,可能影響長期利潤。因此,任天堂在日本採取抽籤制,可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顧客挫敗感和聲譽風險。
2. 從「支付意願」轉向「遊玩意願」:
日本的抽籤資格要求最低 50 小時的 Switch 遊玩時間,顯示任天堂試圖優先考慮那些真正熱愛遊戲的玩家,而非僅僅是願意支付高價的消費者。
3. 文化對「公平性」的不同理解(假設 C-E):
3.1 日本:
日本消費者可能認為抽籤制(結果完全由運氣決定)比先到先得制(獎勵速度、時機和網路連接)更公平。這與日本高需求商品(如演唱會門票)普遍採用抽籤銷售的文化習慣相符。日本人對企業有較高的期望,希望公司能採取更強硬措施打擊黃牛。
3.2 美國:
美國的策略更傾向於個人責任和努力。先到先得制符合「行動迅速、準備充分、努力者應獲勝」的信念。在美國,為大型發售排隊甚至被視為粉絲文化的一部分。
4. 名人效應:
研究推測,日本聲優中村悠一在社群媒體上分享自己屢次抽籤失利卻仍幽默以對的經歷,可能意外地幫助減輕了公眾的挫敗感,並強化了抽籤系統的公平性。
這項研究為理解日本和美國消費者不同的文化期望提供了有趣的視角。儘管 Switch 2 在日本目前仍主要透過抽籤銷售,但研究預計,隨著供應鏈的穩定,零售商將逐漸轉向先到先得的銷售模式。
|
-
總評分: SOGO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