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7-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18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79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高雄市 高雄市忠烈祠及原高雄神社遺跡
類別:歷史建築 種類:祠堂
現況地址:高雄巿鼓山區忠義路30、32號
登錄理由:
高雄巿忠烈祠及其附屬建物「戰爭與和平紀念館」為日治時期「高雄神社」,於民國63年(1974)在原址重建,現存有日治時期神社之大東亞戰爭紀念碑、石燈籠座、唐獅子等,見證日治時期文化之重要意涵,為高雄市重要之歷史發展軌跡見證,有保存之必要性。
建築本體採重簷宮殿式結構,屋頂金黃琉璃瓦,屋脊配仙人走獸,曲昂斗拱、棟樑鑿井均為宋式彩繪,建築工法、藝術美學皆具特色,靈秀莊嚴,古色古香。
簡介:
高雄市忠烈祠座落壽山南麓,原址是日治時期的高雄神社。高雄神社源起明治43年(1910)設於壽山下的打狗金刀比羅神社,主祀大物主命與崇德天皇,大正9年(1920)高雄州政府向臺灣總督府申請增祀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並於同年12月更名為高雄神社。大正15年(1926)高雄神社取得壽山山腰七千餘坪官有土地,展開募款遷建工程,昭和3年(1928)4月開工,隔年(1929)落成,昭和7年(1932)列格為縣社,正式列入日本國家神道系統。
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各地依據國民政府行政院訓令籌設忠烈祠,高雄市也在民國35年(1946)秋,將日治時期高雄神社稍事修葺,改祀民國烈士,便以之代行忠烈祠之功能。民國61年(1972)台日斷交,引發拆除神社建築風潮。
民國62年(1973)高雄市長王玉雲發起重建忠烈祠的計劃,後歷經六年三期工程,全部於民國67年(1978)1月15日完工。新建高雄忠烈祠主建築幾乎模仿臺北大直忠烈祠之中國古典式樣,奉祀內容則主要參照桃園忠烈祠,並新建革命先烈史蹟資料館、貴賓室和辦公室等,構成今日高雄忠烈祠的整體樣貌。至此,日治時期高雄神社既有建築幾乎被改建,僅殘存遺址如石燈籠等,部分獲得保留。民國93年將革命先烈史蹟資料館轉型為「戰爭與和平紀念館」。
忠烈祠座落於壽山南麓,可鳥瞰高雄港,遠眺高雄市區,氣勢雄偉,四周風景秀麗,由壽山腳下蜿蜒而上,花木扶疏,蒼翠鬱茂,壽山景色畫入眼底,係深受高雄市民所喜愛之休憩場所,為高雄巿山川勝景之一。
建築現況良好。每年3月29日及9月3日,分別在此舉辦春祭及秋祭國殤典禮,由高雄市長擔任主祭,各機關首長陪祭,並慰問烈士遺族。
(高雄市文化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