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7-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655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2143
- 相冊
- 2
- 日誌
- 21
    
狀態︰
離線
|
提醒,中暑不僅僅造成急性腎衰竭,也會造成慢性腎臟病,炎熱天氣每小時至少喝500ml水,也可以適量補充電解質飲料
平常在高架橋上工作的30歲男子,看起來體力過人,沒想到前日在烈日下工作後竟然出現頭暈、噁心、全身無力的症狀,甚至還有點意識模糊,旁人讓他在一旁休息,不料他開始抽搐,趕緊送醫,診斷為熱中暑合併急性腎衰竭。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提醒,中暑不僅僅造成急性腎衰竭,也會造成慢性腎臟病。
林軒任在臉書專頁「引人入腎・林軒任醫師」發文說明,熱中暑是核心體溫通常超過40°C,伴隨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或其他器官的傷害,如意識混亂、抽搐或昏迷。常見症狀包括:頭暈、噁心、全身無力、肌肉痙攣、皮膚乾燥或潮濕(視熱中暑類型而定)、嚴重時可能出現意識喪失或昏迷,與熱衰竭不同,熱中暑是醫療緊急情況,若不及時治療,可能致命。例如這位患者,如果當時沒有及時送來,甚至可能出現更嚴重的結果,甚至多重器官衰竭。
林軒任提到,據2020年的一項美國研究,熱中暑住院患者中約36%會發展成急性腎損傷,其中1.5%需要透析治療,特別是年輕成年男性、肥胖者或有慢性疾病者風險更高。台灣的研究進一步指出,熱中暑事件與慢性腎病的風險密切相關,調整危險因子後,熱中暑患者的慢性腎病發生率顯著增加(調整後危險比HR=4.346,P<0.001)。
熱中暑導致急性腎衰竭機制
●脫水與腎血流減少:高溫導致大量出汗,脫水降低血壓,減少腎臟血流,影響廢物過濾功能。
●直接腎小管損傷:高體溫(>40°C)可能直接損傷腎小管細胞,引發細胞毒性。
●炎症與免疫反應:熱中暑引發全身性炎症反應症候群,釋放促炎細胞因子如IL-6,導致腎臟進一步損傷。
●橫紋肌溶解症:嚴重熱中暑可能導致肌肉分解,釋放肌紅蛋白,阻塞腎小管,增加急性腎損傷風險。
預防中暑
●勤補水,炎熱天氣每小時至少喝500ml水,也可以適量補充電解質飲料。
●避免長時間高溫暴露,戶外工作每隔1-2小時休息,移至陰涼處。
●穿著適當,選擇透氣、輕便衣物,減少熱量積聚。
中署後急救措施
●首要之務就是移至陰涼處,既然高溫是主要造成原因,趕緊解除高溫是首要之務,除了移到陰涼處外,也可以給予內部及外部降溫。
●內部降溫:大量喝水,若在醫院就會給予大量靜脈點滴。
●外部降溫:電風扇,冷氣,甚至沾水毛巾擦拭身體去降溫。
●已經出現意識不清,抽搐就不能再等待,直接就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