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0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趣味分享] 日常生活與職場中的“加減乘除” [複製連結]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昨天 10:4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日常生活與職場中的“加減乘除”思維模型

“加減乘除” 是小時候我們最早接觸的四個數學符號。
這四個簡單的運算思維可以變成我們做決定,過日子,搞事業的好幫手。

“加”,就是加一點價值、加一些資源、加一些朋友或者技能。比如你每天早上加個10分鐘閱讀,積少成多,知識就厚實起來了;比如你是開餐館的,加上一道招牌菜或一個“買一送一”的活動,客人可能就多了一倍。

生活中也一樣,加一點耐心,多說一句謝謝,關係就更溫暖了。這就是“加”的魔力:有時候,多一點點,就能好很多。


“減”,不是不做事,而是不做不重要的事。比如我們總說要“斷舍離”,不是要你清空一切,而是舍掉那些拖你後腿的雜物和瑣事,讓生活更輕鬆。

在職場裡,流程太多、開會太頻繁,就是該做“減法”的時候了。專注做幾件關鍵的事,往往比鬍子眉毛一把抓更有成果。


“乘”,可以理解為組合的力量,也可以叫“杠杆思維”。一個人做一件事,叫“加”;一個人和另一個人合作,還能調動別人的資源,那叫“乘”。

比如你會拍短視頻,又懂教育,兩個結合在一起,你就是“網課達人”;你本來是賣水果的,和本地網紅合作帶貨,銷量可能直接乘上去。生活中朋友之間互相幫襯、資源分享,就是“乘”的體現。能把事情乘起來的人,總能走得更快、更遠。


“除”,有點抽象,但如果將其視為“乘”的“逆運算”就清楚多了。除,就是看清楚問題本質。事情太複雜時,我們不妨對“組合”做“拆解”,找出其“杠杆”還原到基礎,就是“除”的價值。

比如你看到一個人事業做得風生水起,不要只看結果,不妨用“除”的視角去分析:他是靠什麼資源撬動起來的?靠的是人脈?專業?還是運氣?這樣一除,就不再盲目崇拜,而是能提煉出值得你學習的核心因素。商業模式也一樣,拆解一下或許就能有新發現。

我們總是習慣做“加法”,有時搞得自己很累,其實很多時候,是自己給自己加了太多沒必要的東西。什麼都想要,什麼都不捨得放,最後時間不夠用、精力被耗盡,連最重要的目標都模糊了。

加減乘除可以綜合著用,生活其實就是不斷做“加減乘除”的過程:
加點技能,加點溫度,生活會更豐富
減點負擔,減點內耗,人會輕鬆不少
乘上好夥伴,乘上新機會,成長就快了
除去模糊,除去誤會,方向就明瞭


別小看這些符號,學會用好它們,就是在為你的生活和事業加分。用“加減乘除”來過日子,其實是很高級的活法。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22 03:4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