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7-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21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86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什麼是冤親債主?
所謂冤結,指世間種種人際冤對,引起了陰訟牽連、人鬼牽連、陰鬼受難、陽世受報等。彼此的各種因緣,纏結得愈深,不論是善緣或逆緣,彼此就愈容易在投胎轉世後再次相遇。承負輪回的根本實質,就是眾生與眾生之間,冤冤相報,相互還債,無有邊際,沒完沒了……
冤親債主,或作冤家債主、怨家債主,本指現實生活中結怨、虧欠的對象,後來指在歷劫輪迴中,與其有仇怨、有虧欠的眾生,尤其指會無形作祟的孤魂野鬼。無論在佛教還是道教,「冤家債主」都是超拔救度的對象,可算是孤魂野鬼的一種。孤魂野鬼是不能得到後代供養者變成的鬼魂,古代視作水患、乾旱等災害成因。「冤家債主」則是帶來流產、小孩生病、夭折等災厄的鬼
許多人會覺得,我是好人,心地好,從來沒害人之心,為何會有冤親債主?其實,無量劫來,我們身、口、意造作了太多的貪怨癡、殺盜淫、妄嗔怒等惡孽,跟無量無邊的眾生結了不少怨仇...
冤親債主的糾纏是因果承負的一種結果,時時刻刻影響干擾我們,身體不好、運勢不好、事業不順、夫妻不和、子女乖違、精神抑鬱、失眠焦慮,甚至於修行的諸多障礙,幾乎全部因為冤親債主得不到超拔削除而引起。
道教經典的「冤家債主」具有三種意義:現實的敵人、廣義的冤魂,以及進入母腹胎中的冤魂。
第一種意義的「冤家債主」出現在《洞真太上太霄琅書》卷六以及《上清洞真智慧觀身大戒文》這兩部早期道教經典。
第二種意義的用法,大部分出現在唐代以後成書的經典之中,如在《太上洞玄靈寶太玄普慈勸世經》,冤家債主會住在「九幽」之中,和牛頭、獄卒、鐵丸、鐵鳥一起折磨亡者。除此之外,《要修科儀戒律鈔》、《太上靈寶洪福滅罪像名經》、《靈寶半景齋儀》、《太上慈悲道場消災九幽法懺》、《上清靈寶大法》、《道門科範大全集》等,都有指為冤魂的用法。
將「冤家債主」指涉為「進入母胎的冤魂」,首見於南宋蔣叔輿撰寫的《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其言:「或有冤家債主、憑著生人」「產乳血尸、襁褓夭折、冤家債主、負命欠財、附草依茅」。此種意義的「冤家債主」於宋代以後成書的經典較為多見,如《上清天樞院回車畢道正法》則曰:「長子多生疾患,及婦人難產,有三世冤家債主,負命欠財,無由解脫。」
(泰玄道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