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7-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665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2243
- 相冊
- 2
- 日誌
- 21
    
狀態︰
離線
|

要說到台灣冬季最常見又最受歡迎的水果,可能非橘子(椪柑)莫屬,除了多汁、香甜外,也因其吉祥寓意成為過年間民眾最喜歡討吉利放在家中的擺設。除此之外,吃完的橘子果皮可別急著丟,還能成為天然的居家清潔芳香劑!
橘子的營養價值豐富,果肉中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及維生素D,β-胡蘿蔔素、橘紅素、礦物質、多酚類、胺基酸、果膠等營養;果皮中則含有檸檬烯。
根據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的資料,每100g的橘子(去皮去籽)中含有1.5g的膳食纖維、343ug的β-胡蘿蔔素、25.5mg的維生素C、74mg的鉀、21mg的鈣及8mg的鎂。(編輯推薦:過年吃橘大吉大利!3重點挑出最甜橘子)
台灣常見橘子分3種!椪柑、桶柑(年柑)、茂谷柑
雖然秋冬橘子隨處可見,不過細心的民眾應該會發現,台灣常見的橘子有多種不同的品種與類型,而在這之中最常見的便是椪柑、桶柑(年柑)與茂谷柑。
農委會資料顯示,台灣3種類型的橘子來源大不相同,有的來自中國移植,有的則來自美國。根據台灣好物誌整理,椪柑的果皮較粗且皺,蒂頭則會凸起,除了中心有空隙外,由於果皮與果實之間也有空隙,因此也好剝好分瓣。
而桶柑則剝開後,不僅中心沒有空隙,中心點也緊密相連;茂谷柑則是近年大受歡迎的品種,表皮薄且光滑、果肉緊實,吃起來有如橘子與柳橙的綜合體。
橘子放黃再吃口感可能變差!綠色橘子一樣好吃
橘子顏色從綠到橘,部分民眾或許會抱著「橘色」才代表成熟,才代表「甜」的想法,不過根據好農家的資料,顏色差異其實只代表葉綠素分解與否有關,與吃起來甜不甜並不相關。
橘子會依據自然環境變色,一般橘子在樹上時都是綠色,當碰到較冷的低溫時,葉綠素會漸漸分解,因此果實便會慢慢變黃,呈現漂亮的橘色。
若是早早摘下的綠色橘子,隨著時間流逝也會慢慢變色,部分民眾誤會為「成熟」的象徵。不過,這其實是葉綠素隨時間流逝分解所致,若擺太久,可能導致新鮮多汁的橘子「失水」過多,吃起來風味變差,反而得不償失囉。
橘子挑選不是越「膨」越好!吃橘子2秘訣,別浪費橘絡營養
上述3種品種的柑橘不僅外型不同,挑選法也有所差異。農委會指出,挑選椪柑並不是越大越好,應挑選果皮鮮豔、手感較重,臍部凹陷、平廣的椪柑較甜;桶柑和茂谷柑則要選皮薄且結實、手感重、果蒂細的果實較佳。
台灣好物誌則表示,可以觀察橘子蒂頭得知是否人工採收,若是缺少蒂頭,代表有可能是落果,因此選擇蒂頭越完整、切面整齊的橘子較佳。
在食用橘子的時候,由於其白色纖維(果瓣上的瓣紋,又稱橘絡)口感不佳,因此許多民眾習慣將其剝除。農委會提醒,橘絡是柑橘類輸送養分的通道,富含維生素C,因此可別為了口感浪費營養了。
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也在其著作《寫給怕老族》中指出橘絡含有大量類黃酮素及膳食纖維。除此之外,他也提醒民眾不要空腹吃橘子,以免因為果酸對胃黏膜刺激較大,而產生不適症狀。
橘子皮是家事的天然好幫手!
橘子吃完後,看似無用的果皮可別急著丟,事實上,果皮還是家庭打掃得的天然好幫手。針對平時難以清潔,總是無法明亮如新的水龍頭等汙垢,《市售清潔劑為何總是洗不乾淨?》一書中也指出,可使用橘子皮內側塗抹,透過「檸檬烯」的成分分解油脂,使其清潔溜溜。
此外,《天然清潔劑讓家裡亮晶晶》(暫譯)一書中也指出,若要消除鍋物沾上的味道,只要將橘子皮丟入鍋中水煮即可。可見橘子的去汙力強大,天然芳香又安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