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5-30
- 最後登錄
- 2025-7-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80
- 閱讀權限
- 110
- 文章
- 119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文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25-7-24 19:01 編輯
加拿大 最後一艘北極巡邏艦 "HMCS Robert Hampton Gray" 將開始最後的海上測試
2025年7月22日,歐文造船廠( Irving Shipbuilding)宣布,為 加拿大皇家海軍(英語: Royal Canadian Navy 、
RCN)建造的 第六艘也是最後一艘 北極 和近海巡邏艦(AOPS),「羅伯特·漢普頓·格雷 / HMCS Robert Hampton Gray」號
(舷號 : AOPV 435)將於2025年8月底前開始建造商的海試。
該艦於2024年12月9日在 哈利法克斯造船廠(Halifax Shipyard)下水,比原計劃提前兩個多月。
12月6日,該艦被轉移到一艘潛水駁船上,然後在 貝德福德港(Bedford Basin) 進行浮式作業。
預計正式命名和交付將在海試完成後不久進行。
該艦是「哈里·德沃爾夫」級(Harry DeWolf)的最終海軍版本,也是加拿大國家造船戰略(NSS)下建造的
第一艘北極巡邏艦(AOPS)。
AOPS 採購是 歐文造船公司(Irving Shipbuilding)管理的NSS作戰方案的一部分,該方案還包括為 加拿大海岸警衛隊
(Canadian Coast Guard)建造的 兩艘改良型北極巡邏艦,以及為 加拿大皇家海軍(RCN)建造的15艘未來「河」級
(River-class)驅逐艦。
建造 第六艘巡邏艦的選擇權已於2018年11月行使。
「羅伯特·漢普頓·格雷號 / HMCS Robert Hampton Gray」以 羅伯特·漢普頓·格雷中尉的名字命名。
格雷 是加拿大皇家海軍志願預備隊的海軍飛行員,二戰期間曾在皇家海軍艦隊航空兵服役。 1945年8月9日,格雷率領艦隊
對 女川灣(Onagawa Bay)的日本海軍艦艇發動空襲,擊沉了 擇捉級 護衛艦「天草號」(HIJMS Amakusa),
隨後墜入大海。 他被追授維多利亞十字勳章,這是該戰爭中加拿大人獲得的最後一枚此類勳章。
此前,格雷曾因在日本的出色表現被授予傑出服務十字勳章。該艦於 2022 年 8 月開始建造,切割第一塊鋼材,
2023 年 8 月 21 日鋪設龍骨,2024 年 12 月 9 日船體下水。
HMCS Robert Hampton Gray 隸屬於因紐維亞特人地區,這是加拿大皇家海軍決定將每個 AOPS 與加拿大北部六個
因 紐特人地區(Inuit regions)之一連接起來的一部分。
「羅伯特·漢普頓·格雷號 / HMCS Robert Hampton Gray」長103.6公尺,艦寬19公尺,吃水5.7公尺,排水量6,615噸。
其抗冰強度達極地5級,艦艏區域強度達極地4級。其推進系統為柴電驅動,由四台 MAN 6L32/44CR中速柴油發電機組成,
每台發電機輸出3.6兆瓦電力,為兩台4.5兆瓦雙軸推進馬達提供動力。
此外,該艦還配備了艏側推器以提高機動性。該艦在開闊水域的最大速度為17節,在厚度達1公尺的當年冰的最大速度為3節。
續航里程為6800海浬(時速14節)。該船可搭載兩艘8.5公尺多用途救援艇和一艘12公尺登陸艇。
船上設有可運輸皮卡車、全地形車和雪地摩托車的車輛艙,以及一台20噸起重機,用於自動裝載作業。船上可
容納65名船員,最多可容納87人。
該艦配備一挺 BAE系統公司Mk 38 Mod 3A型25公厘鍊式機槍和兩挺M2白朗寧機槍。
艦上設有 機庫和飛行甲板,可容納 賽考斯基 "Sikorsky' CH-148「旋風」直升機、貝爾CH-146「獅鷲」直升機和
CU-176「石像鬼」無人機等飛機。
艦載感測器和系統包括Terma SCANTER 6002監視雷達、開爾文·休斯公司SharpEye X和S波段雷達、OSI海事系統公司
的綜合艦橋和導航系統、BlueNaute慣性導航系統、Link 16衛星通訊系統以及多通道甚高頻/高頻台。
作戰管理系統是基於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加拿大分公司的CMS 330系統。
該艦配備了SAGEM損傷和機械控制系統。 OSI公司為AOPS艦隊提供了全部六套綜合艦橋和導航系統,而BAE系統公司
於2015年被選中為所有Mk 38武器系統提供系統。這些系統適用於北極作戰,並且能夠適應熱帶環境。
「哈利·德沃爾夫 / Harry DeWolf-class」級巡邏艦源自 挪威海岸防衛隊(Norwegian Coast Guard)的「斯瓦爾巴群島」號
(NoCGV Svalbard),最初於2007年7月宣布,作為政府計劃採購六至八艘極地五級(Polar Class 5)北極巡邏艦的一部分。
2010年,北極近海巡邏艦(AOPS)計畫與國家造船採購戰略(更名為「國家造船戰略」)下的其他採購項目合併,該戰略於
2011年10月授予 歐文造船廠(Irving Shipbuilding)作戰包。
國家造船廠(NSS)目前擁有第三家造船廠 戴維造船廠(Davie),該造船廠於2023年4月正式成立,以支持破冰船的建造。
國家安全戰略最初設想建造21艘作戰艦艇和約30艘非作戰艦艇,但隨著成本上升,AOPS六種海軍型號的預算從35億美元增加到
USD 49.8億美元($4.98 billion),兩艘海岸警衛隊型號的預算也從15億美元增加到 USD 21億美元($2.1 billion)。
首艘AOPS於2015年開始建造,自那時起,所有六艘艦艇均已下水,其中五艘仍在服役。首艘海岸防衛隊型號於
2024年7月31日鋪設龍骨。
該級艦因武器裝備有限、航速相對較慢而受到批評,尤其是與裝備「口徑 / Kalibr」飛彈的俄羅斯23550型巡邏艦等類似尺寸
的外國艦艇相比。有些人也質疑其設計成本,將其與建造成本不到 USD 1億美元( $100 million)的挪威 斯瓦爾巴群島 近海巡邏艦
進行比較。相較之下,光是加拿大的設計階段就花費了2.88億美元。替代方案包括分別採購破冰船 和 近海巡邏艦。
儘管如此,這些艦艇自服役以來一直執行定期任務。
「威廉·霍爾號」和「弗雷德里克·羅萊特號」分別於2023年和2024年交付,「馬克斯·伯奈斯號和「瑪格麗特·布魯克號」於
2024年進行了遠端部署。
2022年12月,人們發現該級早期艦艇的飲用水系統受到高鉛含量配件的污染,需要進行後續檢查和整改。
2024年,一份加拿大國防政策報告提議在北極和近海巡邏艦(AOPS)上安裝海洋監視感測器。
北極 和近海巡邏艦(AOPS)艦隊是 加拿大 半個多世紀以來建造的規模最大的軍艦級別,該級別的每艘艦艇都採用艦首、
艦中和艦尾三個巨型分段建造,這三個分段本身又由62個分段組成。
組裝和舾裝工作在歐文的 哈利法克斯造船廠(Halifax Shipyard)進行。該造船廠於2024年6月開始建造「河流」級驅逐艦的
生產測試模組,預計於2025年4月開始全速生產。
海岸警衛隊的 “東傑克冰川”號 和 “塞米利克冰川”號 正在建造中,它們基於AOPS船體,但進行了一些改進,例如採用了
不同的艦橋佈局、根據加拿大交通部標準新增了住宿設施,以及為非軍事系統改造了區域。
儘管結構差異有限,但這兩個單位的預算在2022年至2024年初增加了6億美元。國家安全部隊(NSS)目前總規模超過
USD 1,000億美元($100 billion),涵蓋其作戰、非作戰和小型艦艇計畫的50多艘艦艇。
AOPS是繼「保護者」級補給油船退役後,50多年來為加拿大專門建造的最大型軍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