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7-2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676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2419
- 相冊
- 2
- 日誌
- 21
    
狀態︰
離線
|
商鞅以變法之功,將秦國從邊陲弱國打造成戰國強權,對後來秦始皇一統天下奠定了關鍵基礎。然而,這位改革先驅卻未能善終,在秦孝公死後,遭新君秦惠文王以「謀反」之名車裂處死,族人亦遭誅連。表面上看似私人恩怨,實則藏著一場精密的權力洗牌與政治算計。
根據《搜狐網》報導,商鞅變法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改革之一,他於秦孝公在位期間推動法治、軍功爵制、戶籍制度與土地改革,使秦國迅速富強,成為戰國七雄中的強國。
但商鞅最終的命運卻格外悲慘,《史記.商君列傳》記載,秦孝公去世後,其子即位為秦惠文王。過去商鞅曾對太子(即後來的惠文王)的師傅公孫賈施以黥刑,此舉引發朝臣怨恨。惠文王繼位後,有人上書請求追究商鞅當年施刑過當之罪,最終商鞅遭到逮捕,因罪名為謀反,被車裂於市,並誅其族。
至於秦惠文王是否因私怨而下令誅殺商鞅,雖《史記》並未明言動機,但許多後世學者認為,這場清算不僅是私人恩怨,更與政治鬥爭有關。商鞅變法後權力日益壯大,被視為軍功貴族階層的代表,對年輕的新君而言,可能構成潛在威脅。
部分史家推測,商鞅遭誅,可能也是秦惠文王藉此削弱舊勢力、鞏固君主絕對權威的手段。甚至有說法認為,惠文王表面應對指控、實則藉由誅商鞅,達到整肅朝堂的目的。不過這些多屬學術觀點,並未見於正史明載。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商鞅被處死,但其變法成果並未遭到廢止。秦惠文王延續並發展了商鞅的制度,顯示他對改革成果的肯定與實用態度,這也讓秦國持續強盛,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