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老子智慧:大成若缺 知清靜以為天下正 [複製連結]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總版主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前天 04:4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知清靜以為天下正。
  
  真正偉大的成就好象還有缺陷,它的效用卻永遠不會過時;真正內涵最豐富的學問好象空虛不足,發揮起作用來卻是無窮無盡。最正直的德行好象歪曲,最技巧的工藝好象笨拙,最會辯論的人好象很不會講話,卻是語不輕發、言必有中。身體不斷地運動可以戰勝外界的寒冷,心境保持寧靜清涼可以戰勝外界的酷熱,掌握著清靜無為的準則就能夠成為天下的統帥。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成”和“缺”是相對的,“盈”和“沖”也是相對的。最高的境界就是反樸歸真,就是由燦爛歸于平淡。修養成就到了最高的境界,反而虛懷若谷,表現出很空虛不足的樣子。豐盈到了極處,反而顯得空空如也。但是表現盡管如此,實際上卻是“不弊”和“不窮”的,這是它們與一般的“缺”和“沖”最本質的區別。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在這里主要是承上啟下的作用。真正的含義還是指觀察事物要注重內在實際的東西,不要被外在的表現迷惑。因為有的時候事物外表的“屈”、“拙”、“訥”可能真正的內在正是“大直”、“大巧”和“大辯”。只有從根本上看清了事物的真相,才能進一步去采取合適的措施。那么應該怎樣去采取這個合適的措施呢?
  
  “躁勝寒,靜勝熱。知清靜以為天下正。”
  
  “躁”和“靜”是我們可以主動去做的行為,“寒”和“熱”是外界的環境對我們的影響。“躁”代表的是“陽動”的一切行為,主要用來對付“寒”這個陰勝于陽的外界狀態;“靜”代表的是“陰靜”的一切行為,主要用來對付“熱”這個陽勝于陰的外界狀態。這里最根本的目的都是要取得陰陽的平衡。
  
  這句話還有一個可以參照的地方就是第十五章的“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就是針對陽動過分的“濁”和陰靜過分的“安”如何采取適當的對策來進行調整。
  
  內修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要陰陽平衡,國家發展很重要的一個思想也是要均衡發展。如果出現了問題怎么來調整?就是要用“躁”和“靜”這兩種方法。
  
  但是“躁”和“靜”在實際的運用上并不是同等重要,可以等量齊觀的。因為萬事萬物的根源在“無”上面,表現出來的種種“有”的變化都是枝葉性的、次要的。主要矛盾在于防止“化而欲作”、防止“妄作”、防止“有為”,所以保持“清靜”才是最關鍵的。
  
  修行道德的人需要注意的主要問題就是:要“虛”、要“柔”、要“弱”、要“靜”、要守“辱”、要守“黑”、要守“雌”、要“不爭”、要“為腹”等等。因為一般人類的傾向性思想和行為都是和這些相反的,所以才要特別注意克服這些方面。只有真正知行合一地做到了這些事,才算“知清靜”,才算遵循“道”,所以也才能“為天下正”。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30 14:2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