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5-30
- 最後登錄
- 2025-8-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119
- 閱讀權限
- 110
- 文章
- 124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文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25-8-11 19:24 編輯
日本 將在中華民國台灣地區附近 部署首批美製F-35B戰鬥機,以對抗大陸地區
根據日本防衛省 2025年7月29日 發布的消息,日本將於2025年8月7日起,向該國南部地區部署首批
美國製 F-35B「閃電 / Lightning」II隱形戰鬥機。
四架 F-35B短距起降(STOVL)戰鬥機將部署於日本航空自衛隊位於 宮崎縣(Miyazaki)的新田原空軍基地
(Nyutabaru Air Base),該基地位於日本 最南端的主島 九州(Kyushu)。
此舉標誌著F-35B在日本服役期間首次投入作戰。
這是日本加強南西群島防禦態勢的戰略舉措,南西群島是印太地區緊張局勢加劇背景下的重點關注區域。
日本部署 F-35B STOVL(短距起飛和垂直降落)美製隱形戰鬥機是 2018 年 12 月通過《防禦計劃指南》和
《中期防衛計劃》正式通過的一項更廣泛的現代化計劃的一部分。
同年,日本政府批准採購 42 架 F-35B 戰鬥機,同時擴大 F-35A 型號的訂單,使日本的第五代隱形飛機總數
達到 147 架。
此次採購使日本成為 F-35 的最大國際營運商,並反映了對先進空中力量能力的重大投資。
隨著 大陸地區 和 北韓 方面將其海空行動擴展到西太平洋並加大對 中華民國 的壓力,
來自 大陸地區 在南西群島地區的威脅日益加劇。
大陸地區 共軍 海軍艦艇 和 飛機頻繁穿越宮古海峽(英語:Miyako Strait)。
宮古海峽(Miyako Strait)位於 沖繩(Okinawajima) 和 宮古島之間,是南西群島附近的主要海上通道之一。
這些活動通常被視為封鎖台灣地區或快速向台灣週邊地區投放兵力的演習。
此外,大陸地區 中共當局 也加強了在日本西南諸島附近的空域入侵和無人機偵察,以測試日本的防空能力,
並展現其在危機時刻威脅日本領土的能力。
釣魚台列嶼(實際由日本管轄,但 中華民國政府 , 大陸地區當局 皆聲稱擁有主權)的鄰近,進一步加劇了該地區的動盪。
美國國務院於 2020 年 7 月透過對外軍售計畫批准了首筆 F-35B 銷售,包括相關支援、備件和培訓。
交付工作正在分批進行,首架飛機現已準備好部署到前線。
日本採購F-35B的核心理由是,需要在缺乏完整跑道或先進基礎設施的地區,從陸地和海上同時投射空中力量。
F-35B由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製造,是唯一具備短距起飛 / 垂直降落(STOVL)能力的
第五代戰鬥機,無需彈射器或攔阻系統,即可在短跑道或海軍平台上起降。
與專為常規起降設計的F-35A,以及專為美國海軍航母作戰而設計、配備強化起落架和更大機翼的F-35C相比,
F-35B專為遠徵任務量身定制,擁有無與倫比的作戰靈活性。
這項策略決策的核心組成部分是日本計劃在其 兩艘 出雲級(Izumo-class)直升機驅逐艦 —「出雲號 / JS Izumo」
和「加賀號 / JS Kaga」 — 上部署F-35B戰鬥機。
這兩艘驅逐艦目前正在改裝為輕型航空母艦。
這些改裝將使 日本海上自衛隊(Japan Maritime Self-Defense Force)自二戰以來首次恢復海基固定翼航空能力。
F-35B的短距起飛/垂直降落(STOVL)特性使其成為這些艦艇的理想選擇,使日本無需傳統的航母彈射系統即
可起飛和回收先進的戰鬥機。
這增強了日本在印度-太平洋海上戰區投射力量的能力,並提高了其空中力量在區域危機中的生存能力。
部署在 新田原基地(Nyutabaru-based)的F-35B戰鬥機具有戰略意義,其部署將顯著增強日本在西南地區的應變能力。
南西群島,又稱琉球群島,從九州(Kyushū)延伸至距 中華民國下轄台灣地區 70英里以內。
它們是所謂第一島鏈的關鍵一環,而第一島鍊是美國及其盟友用來遏制 大陸地區 中共當局 海上擴張的地理緩衝區。
該地區正面臨 來自 大陸地區 共軍 和 北韓 軍事力量的日益增長的壓力,尤其是在有爭議
的釣魚台列嶼週邊。
透過在新田原基地部署F-35B戰鬥機並規劃在整個島鏈上的輪換作戰,日本增強了其威懾態勢和快速應對潛在區域突發事件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