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
- 最後登錄
- 2025-8-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18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1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在線上
|
南極終年氣溫極低,下雪也不太會融化,因此雪不斷被擠壓成厚實冰層,保留每個時期的大氣線索。為了破解150萬年前的氣候之謎,揭開二氧化碳濃度與冰河節奏變化的關聯,英國等歐洲10國科學家合作,透過分析2.8公里深的南極冰層,回溯地球早期記憶。
切開晶瑩剔透的冰柱,這可不是普通的冰塊,而是從南極腹地深處挖出來的一頁頁地球氣候日記。
英國南極勘測組織科學家托馬斯表示,「目前我們取得最古老的冰柱,可追溯至80萬年前,是珍貴的資料。不過我們真正感興趣的是百萬年前的那段時期,因為有證據顯示,當時冰蓋更小,海平面可能更高,而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則與現今相似。」
由於南極降下的雪不會融化,年年累積、世代堆疊,成厚達數公里的冰層。這次科學家從南極半島東部地區,成功鑽出2.8公里深的內部冰層,藏著更久遠,150萬年前的大氣密碼。
橫跨10個歐洲國家,12個研究團隊聯手出擊,把冰層送回實驗室,邊融冰、邊分析冰層釋出的化學成分與氣體變化。
英國南極勘測組織科學家托馬斯指出,「我們將著手重建過去的海冰分布,研究海洋生產力,也就是海洋生物能從水中吸收多少物質(二氧化碳),同時觀察風與洋流的變化,這些因素會影響海洋,釋放二氧化碳的多寡。」
地球原本每4.1萬年進入一次冰河期,從120萬年前左右腳步放慢,約70萬年前節奏拉長成10萬年1輪,這段關鍵轉折或許就藏在這些冰柱裡。解開謎團,不只理解過去,也能了解現在的溫室氣體狀況,會不會觸發下一次轉變。
資料來源 : 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620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