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9-10
- 最後登錄
- 2025-8-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45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901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宇宙大爆炸 (Big Bang) 遺失已久的迴響 終於到來──追溯到一個遙遠的星系
一些發現不僅填補了科學空白,也重塑了整個宇宙圖像。
而這正是一個星系所經歷的,它成為了新的宇宙距離記錄保持者,由美國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 (James Webb Telescope)
記錄下來。
這個小巧明亮的星系誕生於宇宙大爆炸後僅 2.8億年 (280 million) ,它作為宇宙嬰兒期的遙遠迴聲到達了我們身邊。
但它並非孤身一人;它與它那穿越了 135億年 (13.5 billion) 的光子一起,也帶來了新的問題、新的謎團,或許還有我們
自認為已經掌握的模型中的新錯誤。
宇宙還只是個蹣跚學步的孩子,而這個微小的星系已經像巨人一樣閃耀。
研究人員利用 美國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 (James Webb Telescope) 於2025年4月探測到了它的光,並通過光譜分析確認了
其 '紅移 / redshift" 高達14.44,這是有史以來的最高值。
這意味著我們看到的光線來自一個在宇宙年齡僅在當前2%時就存在的天體。更引人注目的是它微小的體積和驚人的亮度:
這對於如此年輕的宇宙來說完全出乎意料。
這個星係是如何被發現的?
讓我們來認識 MoM-z-14。簡而言之,它非常緊湊,直徑約 500光年 (500 light-years) ,品質與 小麥哲倫星雲
(Small Magellanic Cloud) 相當。
然而,它並沒有活躍黑洞的跡象,而這通常可以解釋如此明亮的現象。
這改變了一切,因為 MoM-z14 的閃耀並非源自於超大質量核心,而是因為它正處於恆星形成的爆發之中。
一個急於閃耀的星系:誕生、重生,並在大爆炸後僅 2.8億年 就閃耀
MoM-z14 距離的確認源自於一個看似詩意卻純粹是物理學的現象:光的拉伸。
這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宇宙的膨脹,來自該星系的光從 紫外線 (ultraviolet) 推到了 紅外線 (infrared) ,只有
美國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 (James Webb Telescope) 才能「看到」它。
最有趣的不僅是它的位置,更是它的方式。
光譜分析揭示了恆星誕生、死亡以及重元素豐富其環境的跡象。
這簡直不可思議,因為這意味著該星系已經經歷了幾代恆星……在 宇宙大爆炸 2.8億年 (280 million) 後(值得一提的是,
這並非 詹姆斯·韋伯 第一次發現不可思議的現象)。
科學家觀察到,那裡的恆星形成並非持續不斷,而是爆發性的。在過去的 300萬 到400萬年裡,MoM-z14的恆星生成速度似乎
加快了10倍。彷彿它急於讓自己閃耀。
宇宙的運轉速度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微小的紅色星係就是證據
最令人好奇的是,在美國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之前,標準宇宙學模型預測大型明亮星系的形成 需要 數億年。
但MoM-z14表明,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得更早,也更頻繁……它甚至並非孤例。這是因為該望遠鏡已經發現了數十個 “小紅星系”
(little red) , 它們是小型、緻密且非常明亮的星系,這可能表明宇宙的自我組織速度比我們想像的要快得多。
MoM-z14也提出了另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它周圍的空間似乎已經再電離,也就是說,已經擺脫了早期宇宙中占主導地位
的中性氣體。
它到底有多大?這本不該發生在大爆炸後 5億年(500 million years)之前。所以問題依然存在:是什麼導致了這種「預期」?
這是一種異常現象嗎?還是只是宇宙喜歡帶給我們驚喜的另一個提醒?
美國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的工作似乎才剛開始;還有很多東西有待探索,尤其是在它的最新發現——在一個遙遠的
星系中發現了一場「超級風暴 / superstorm」之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