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8-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19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487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致力世界「和平」,踐行「平等」教義
和平是人類夢寐以求的共同願景,「和平」的先決條件就是要有「平等」的精神為後盾;平等與和平是一體兩面的真理,有了平等,才能達到真正的和平。
佛教是個崇尚和平的宗教,因為佛教有「平等」的精神。大師認為,在佛教裡,不僅人與人之間平等、眾生與眾生彼此平等,甚至眾生與佛也是平等的;當初佛陀成道時發出「眾生皆有佛性」的宣言,就是平等的思想;佛陀成立僧團,主張「四河入海,同一鹹味;四姓出家,同為釋姓」,就是破除種族歧視的平等制度之落實。
平等是佛法的根本精神,如果沒有平等,就沒有佛法,因此早在四十多年前佛光山開山時,大師就提出「四眾共有」的「平等」理念。在佛光山,不但「男女平權」,而且「僧信平等」,早期佛光山的朝山會舘懸掛一副對聯,「一山五嶺天下少,兩院七眾世間稀」,就是最佳寫照。
大師為了具體落實「男女平等」、「僧信共有」,他設立佛學院,讓有心學佛的男、女二眾,不論在家、出家,都能入學就讀,而且訂出規章制度,讓比丘、比丘尼都享有同等的權利義務。
大師主張,不分男眾、女眾,不管出家、在家,站在「佛性平等」的立場,大家應該平等互尊,共揚佛法,因此在建立佛光山僧團之後,大師又成立佛光會教團,希望僧信能如人之雙足、如車之雙輪,彼此互助合作,共同弘揚人間佛教。
(星雲學說的立論根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