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8點不行!晚餐3NG吃法 胃癌風險增7.4倍
太晚吃晚餐,或睡前吃宵夜,都可能提高罹患胃癌的風險。
胃癌是國人前十大癌症之一。腸胃科醫師陳宣位表示,最新研究發現,晚餐太晚吃、飯後不活動、又睡得太快,胃癌風險可能會比一般人高出7.4倍,尤其是本身就有胃癌家族史、胃食道逆流、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人,更要小心這些日常習慣所累積的致癌風險。。
三軍總醫院減重代謝暨消化系微創手術中心副主任陳宣位在臉書粉專「陳宣位醫師的健康日記」PO文指出,如果常常超過晚上8點才吃晚餐,吃完就坐在沙發上滑手機,睡前又忍不住再吃點宵夜,這些NG行為,都可能在悄悄提高罹患胃癌的風險。
陳宣位指出,這不是聳動,而是很多現代人「生活節奏錯置」所帶來的長期隱憂,根據研究發現,晚餐吃太晚、飯後不活動、又睡得太快,胃癌風險可能會比一般人高出7.4倍,尤其是如果本身就有胃癌家族史、胃食道逆流、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更要小心這些日常習慣的累積風險。
陳宣位指出,很多胃部疾病並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長年累積的小壞習慣導致的結果,他具體提出以下4項建議。1.晚餐不要超過晚上8點才吃。2.睡前3個小時內避免進食,讓胃有時間排空食物。3.飯後至少散步10分鐘,不要吃飽就坐著。4. 若有家族史、胃食道逆流、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風險因子,應定期做胃鏡檢查或幽門桿菌檢測。
國健署在網站中指出,胃癌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最嚴重的併發症,研究發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者較無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高5.6倍;而根據台灣大學醫療團隊研究顯示,接受除菌治療,可降低50%罹患胃癌的風險。
(中時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