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8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認識疾病] 腦脊髓膜炎症狀似感冒卻不可輕忽!疾管署:病程進展快且危險性高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4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主要透過接觸感染者或帶菌者的喉嚨與鼻腔分泌物,或是飛沫進行傳播。通常較親密、長時間接觸,才容易感染。

疾管署在12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本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診案例。患者是來自南部、70多歲的男性,過去有癌症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病史,近期並沒有國外旅遊紀錄。

今年7月25日,他因為呼吸困難住院治療;8月3日病情突然惡化,出現意識改變與血氧下降,當天過世。事後檢驗結果顯示,確定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針對與個案有密切接觸的人,疾管署已安排衛教說明與健康監測,並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採檢或預防性投藥,以避免可能的傳播風險,第一時間掌握潛在病例,降低社區內的感染機會。

今年全國已累計6例確診 25至64歲患者佔多數
疾管署指出,國內今年已累計6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診。回顧2016年至2024年的數據,每年的病例數大約在1至12例之間。從年齡分布來看,25至64歲的族群占最多,約30%;其次是19至24歲,以及65歲以上的長者,兩者各占約23%。至於致病菌株,以腦膜炎雙球菌B型最為常見。

腦脊髓膜炎透過接觸與飛沫傳染 潛伏期2至10天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主要透過接觸感染者或帶菌者的喉嚨與鼻腔分泌物,或是飛沫進行傳播。疾管署提到,通常必須是較親密、長時間的接觸,才容易造成感染。有些人雖然被感染,卻不會出現明顯症狀,只是在鼻咽部位帶菌;但少數帶菌者可能發展成侵襲性疾病,尤其免疫系統較弱的人更容易生病。

這種疾病的潛伏期大約是2至10天。典型的初期症狀包括發燒、劇烈頭痛、頸部僵硬、噁心、嘔吐,以及出血性皮疹等。有時病人還會出現意識混亂、昏迷。若感染嚴重,可能引發肺炎、敗血症或腦膜炎,甚至導致休克與死亡。因此及早診斷並給予抗生素治療,是降低死亡風險的關鍵。



免疫系統弱容易發病 需減少高風險接觸
健康的人即使感染了腦膜炎雙球菌,也不一定會出現症狀,原因在於免疫系統能有效抑制病原的進一步入侵。然而,疾管署指出,一旦免疫力下降,例如因為慢性病、年紀大或近期生病,就可能讓細菌有機可乘,進而進入血液或中樞神經系統,引發嚴重併發症。

疾管署提醒,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要避免長時間待在擁擠、通風不良的地方,例如人潮密集的室內活動場所。其次,養成勤洗手與注意呼吸道衛生的習慣,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機會。這些看似簡單的生活習慣,對阻斷多種呼吸道傳染病都很有幫助。

出現疑似症狀 應及時就醫告知近期活動史
如果出現高燒、劇烈頭痛、頸部僵直或皮膚出現不明原因的出血性紅疹,應盡快就醫檢查,並告知醫師近期是否與確診者接觸,或有沒有參加大型聚會、密閉空間活動。這些資訊有助醫師更快判斷病因,及時給予適當治療。



病程進展快速 免疫力弱族群要提高警覺
雖然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在台灣屬於相對少見的疾病,但一旦發病,病程可能進展迅速且危險性高。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應保持基本的防護意識,尤其是免疫力較弱的族群,更要避免不必要的高風險接觸環境。透過早期發現、及時治療與預防措施,可以大幅降低疾病對健康的威脅。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9 06:1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