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2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重要資訊] 電動車廠存亡之秋Rivian 和 Lucid正行經死陰幽谷、非常怕遇害[6P] [複製連結]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昨天 08:2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因美國關稅開鍘,未來更是充滿許多不確定性,不只美國消費者必須面對昂貴的物價,電動車廠更要面對
高昂的進口原物料與零配件成本,對於仍在虧錢、燒錢、賺不回老本、高價新車賣不太動的美國電動車新
創公司Rivian 和 Lucid來說,靠理想、熱情、完美主義打造電動車看似偉大,但也有可能帶來重大危機,
畢竟企業必須站在營利基礎才能向上下與左右發展,營利持續負成長的結果就只有死亡。

另一個風暴在於美國川普政府取消電動車稅收抵免、監管貸款抵免等優惠,基本上川普完全不同情弱者,需
要靠補助才能維生的產業,在川普眼中「都該死」,但說穿了,真正問題在於~美國政府已經沒有錢可以揮
霍了!

好的,這對美國電動車產業來說無疑就是當頭棒喝,之前一輛電動新車掛牌後,車主可能享有1.5萬美金、
約45萬台幣的購車優惠,意味4萬元的電動新車只需要2.5萬美金即可擁有,因此2023年曾爆發電動車搶
購熱潮,卻因冬季充電困難於2024年初電動車銷售量如雪崩一般暴跌,衰退至今未曾甦醒,卻因美國政府
策略急轉彎而再次告急,Rivian 和 Lucid距離崩盤邊緣,其實和Nissan相差無幾,都可以用岌岌可危來形
容。





其他問題還包括供應鏈緊縮,造車成本再次上升。因電動車賣不好或是銷售銷售狀況不如預期是全球性的
危機,加上中國電動車產業大舉向外擴張,直接壓縮其他車廠的生存空間,導致許多電池與逆變器大廠紛
紛減產甚至直接倒閉,在供應量不足的情況下,價格自然就會上揚,不只Rivian 和 Lucid叫苦連天,其他
電動車製造商同樣是哀嚎遍野。

更慘的是,Rivian 和 Lucid還不能隨便漲車價,畢竟Rivian R1T、R1S和 Lucid Air本來就屬於高單價
電動車,願意花大錢嘗鮮的消費者本來就不多,漲價絕對會造成銷售量緊縮,讓財務狀況更為吃緊,但這
也意味著目前其實沒有什麼很好的解套方案,還能繼續支撐下去的關鍵完全在於背後金主的財力與態度,
畢竟這一虧,可能5年、10年還賺不回本,純粹做興趣、做永續、做形象、做環保、做社會責任...就是沒
有做身體健康...

當年Tesla轉虧為盈的關鍵在於賣碳權力,Honda、Volkswagen...都是其間接的贊助商,但這必須要進
軍歐洲才有辦法掙到這筆錢,美國川普政府才不跟歐盟玩永續、碳經濟這一套,其態度就是該死的「就早
點去死一死」省得麻煩!

如果創辦全新汽車公司很容易,那麼現在路上的汽車品牌肯定比現在多二倍以上。Tesla可能是繼Chrysler
之後,第一家成功於美國立足的獨立車廠,而且是專業電動車製造商,然而Tesla也已趁政府仍持續施行補
助策略之際,將美國電動車市場給塞好塞滿、賺好賺飽,逼得Rivian 和 Lucid只能走高價定位,曲高和寡、
轉虧為盈之路顯然很漫長。

Rivian的處境必較樂觀,畢竟他們勇於推出一款中低價位的純電休旅車「R2」,雖然要面對Tesla Model
Y的蹂躪,但好歹瞄準了最大的市場,但售價如果不能壓低在4.5美金起,那麼多數美國消費者都表示不會
買單!



至於Lucid則是毫不妥協的態度,繼四門豪華純電房車Air之後的新車款,依然是高價位的大型豪華純電
休旅,這可能要等美國經濟再次復甦之後才有機會熱銷,但何時呢?連大崩盤都還沒開始、何來新秩序
後的復甦?

另二個震撼彈來自Tesla與Ford,前者表示可能推出售價2.5萬美金的廉價電動車,只是「何時」還不之
道、也會跳票!至於Ford則是準備於2027年推出3萬美金起的低價純電皮卡,並推動大規模的新研發與
新製程(https://www.lian-car.com/articles/read/40278.html),藉此與其他車廠尤其是中國車廠
抗衡,大戰一觸即發,但Rivian 和 Lucid並沒有準備什麼震撼彈或防護罩,只能坦然面對這無情的洪水...
好的,Rivian 和 Lucid的生存關鍵,除了消費者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背後的金主還支不支持...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8 22:3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