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8-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7468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3441
- 相冊
- 2
- 日誌
- 21
    
狀態︰
離線
|
相傳秦代丞相李斯奉秦始皇之命,刻製傳國玉璽,作為歷代正統皇帝的象徵。自此,玉璽得之者象徵「受命於天」,失之者則意味「氣數已盡」。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被逼退位之際,各方勢力自然對傳國玉璽虎視眈眈,果不其然,溥儀也曾被追問玉璽下落,但他的一句回答,讓在場者錯愕不已。
根據《搜狐網》報導,傳國玉璽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8個大字,自秦以降,歷代皇帝以玉璽象徵統治合法性,西元1912年清朝宣告滅亡後,溥儀依舊與妃子留居紫禁城,並與袁世凱達成協議,然而1924年,直系軍總司令馮玉祥發動政變,率軍進入紫禁城,迫使溥儀退位。
馮玉祥部下鹿鍾麟向溥儀下達最後通牒,要求他在2小時內離開紫禁城,否則可能採取極端手段。面對生死瞬間,溥儀慌忙整理行李,準備離宮;同時,鹿鍾麟提出一些相對優厚的待遇,使溥儀不得不妥協接受,他也被告知,自此日起,宣統皇帝將不再享有皇帝尊號,並在法律上與國民平等,帝制正式走向終結。
就在溥儀準備離宮時,鹿鍾麟抓住機會追問傳國玉璽下落,溥儀坦言從未見過傳國玉璽,歷代皇帝包括康熙、乾隆,也未曾留有確切記錄表明見過此玉。鹿鍾麟雖一時不信,但最終沒有再施加壓力,事件就此結束。
至於傳國玉璽的下落,史料記載不清,歷史上多次流轉甚至失蹤。民間傳說認為,玉璽曾隨蕭皇后流至外域,或在國破之際被焚毀,但無法證實。可以確定的是,至今這枚象徵皇權至高無上的國寶仍不知所終,成為歷史中最神秘的文物之一,也象徵著古代皇權與文化記憶的傳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