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8-2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758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3617
- 相冊
- 2
- 日誌
- 21
    
狀態︰
離線
|
『一者勝義五根:「即八識上色之功能,以能發識,比知是有,非他人所能見知。」』
所謂「勝義五根」,是第八識的一種色法功能。勝義五根是比較微細的四大,比如我們講「眼睛」,你看到的眼球是「浮塵五根」,但是浮塵根不能生識,生識的是內根﹙勝義根﹚,所以眼識真正所依止的不是眼球,而是「勝義五根」,也就是類似我們現代人講的「神經系統」,是一種微細的四大,非肉眼所能見到的。
那怎麼知道有呢?『以能發識,比知是有』,因為它能夠發起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我們從這個比量得知它的存在。
『非他人所能見知』,它不是一般人所能夠見知的、不是肉眼能看見的,但不管再怎麼微細,還是屬於色法。
『二者浮塵五根:「即勝義五根所依托處,乃四大之所合成,眾生妄計以為我身,實與外之地水火風,無二無別,均是第八識相分耳。」』
「浮塵五根」就比較粗顯,是「勝義五根」所依托處。前面「勝義五根」為「識」所依托,而「勝義五根」又要依托「浮塵五根」。浮塵五根就是很明顯的,我們看得到眼睛、眼球,還有耳朵、鼻子、嘴巴、身體等等能夠見得到的。
我們的「勝義五根」,就含藏在「浮塵五根」裡面,是『四大之所合成,眾生妄計以為我身,實與外之地水火風,無二無別,均是第八識相分耳。』
我們認為這就是我的身體,我就住在身體裡面;其實這四大跟外在四大性質一樣,所不同的是「執持」和「執受」不同而已,都是第八識所變現的。
簡單說:「前五識」所依止的是「勝義五根」,但是「勝義五根」又依止在「浮塵五根」裡面,所以有相互依存的關係。
不過這地方,「浮塵五根」跟「勝義五根」還是有點不同;「浮塵五根」是屬於別業中,有一點「共業」成分;那「勝義五根」完全是「別業」。
怎麼知道呢?就像我們人的色身,由心識所攝持,生命還在,心識就在,「識之所在,命之所在」。但是時間到了以後,心識就會離開色身,又到另外一個法界去得果報。醫學上有測量過說:一個人剛死那一剎那,重量會降低一點點,有某方面的物質消失了。
其實我們死亡的時候,就是心識離開,而心識是沒有重量的,這表示什麼?你的「勝義五根」離開了。但是你看這個人眼睛還在、鼻子還在,其實這是浮塵五根,因為有眾生共業,你部分的業抽走了,別人的共業還在,所以是慢慢消失,因為浮塵五根別業中有某部分的共業,而「勝義五根」完全是你自己自受用,你的業力所攝持的。
「勝義五根」完全是你的八識所攝持,「浮塵五根」你自己在攝持、別人也在攝持,就跟別人有關係。所以你死了以後,浮塵五根不會馬上敗壞,因為別人的心識,還在攝持這個浮塵五根,是慢慢消失掉。但是「識」的了別,真正所依止的是「勝義五根」。這是講到內五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