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9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國歷史] 發配邊疆大不同 明朝流放選南方、清朝挑北方 關鍵原因曝 [複製連結]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總版主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8-27 09:37:1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流放是中國古代沿用已久的刑罰,最早可追溯至上古時期,早期僅是將犯人驅逐出核心地區,但到秦漢後便逐漸形成制度。隨著王朝更替,流放的地點也出現明顯變化,明朝以前多以南方為主,清朝則大舉改往北方,背後原因則是政治與戰略考量。
  
  根據《搜狐網》歷史專欄分析,流放這種刑罰,早在上古時期便開始,傳說中舜帝將共工流放至幽州、將三苗驅逐到三危山,當時的流放沒有太多規則,只是簡單地將犯人趕離核心區域。到了秦漢時期,才有明確的流程和流放地點。
  
  在漢、唐、宋、元,流放已是常見的刑罰,明朝時,也同樣是君主對罪犯常用的懲罰之一。明代及之前的朝代,流放的方向幾乎都是南方,例如,唐代著名詩人韓愈因諫言被貶,流放到潮州;宋代文學家蘇軾,則被貶至嶺南,今廣東一帶。南方多雨且氣候濕潤,導致傳染病肆虐,惡劣的環境讓流放者感到痛苦不堪。
  
  不過到了清朝,流放的方向多改為北方,特別是寧古塔,今黑龍江一帶。該地遠離中原,不僅地廣人稀,氣候還相當嚴寒,被流放至此的犯人大多沒有生還的希望,清初官員周培公正是被貶往東北後,因極寒的天氣而病死。
  
  會出現這樣的南北轉變,背後是政治考量與戰略需求。明代對南方的掌控比較牢固,對北方的掌控較弱,尤其是邊疆地區,放往北方效果相對較差,才會多選擇放逐南方。清朝則是因從東北起家,在當地的統治相對穩定,八旗軍隊也更能有效管理和監視這些流放者,因此多送往北方。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6 04:4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