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5-8-3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24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17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心血管疾病為全球死亡首因! 4招可護命
心臟很脆弱,心血管疾病至今是全球死亡的首要原因。
心臟很脆弱,心血管疾病至今仍是全球死亡的首要原因,幾乎佔了所有死亡人數的3/1。事實上,缺乏活動、不健康飲食,和慢性壓力等因素,都會影響心臟健康。對於如何護心?學者琳恩•史密斯(Lynn Smith)建議,活動身體、了解風險、管理壓力、提前發現症狀等4項做法,能有效保護心臟。
科學新聞網站《ScienceAlert》報導,人類的心臟是一個非常奇妙的器官。它大約只有拳頭大小,每天努力地輸送超過7500公升的血液,把氧氣和養分送到全身,同時還要清除廢物、調節體溫,並維持器官和組織的健康。然而,心臟也很脆弱,心血管疾病至今仍是全球死亡的首要原因,幾乎佔了所有死亡人數的3/1。
研究表明,規律運動可以降低血壓、改善膽固醇、調節血糖,並幫助心臟更有效地工作。這也意味著,缺乏活動、不健康飲食和慢性壓力等因素都會影響心臟的健康。
保護脆弱心臟有訣竅
生物動力學者史密斯認為,平時就要保護心臟,不僅是控制疾病,更是預防疾病。不要等到心臟病發作才採取行動。他建議可以從日常4件事保護心臟:
●保留時間進行有目的的鍛煉,而不僅是日常活動
雖然日常活動(例如逛商場或爬樓梯)有益,但結構化運動對心血管的益處更大。目前的指引建議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例如,快走、騎腳踏車或跳舞。
如果時間不夠,可以考慮將你的結構化運動,分成幾個持續時間較短的組別。例如,每天進行3次,每次10分鐘。
此外,每週至少2天進行肌力訓練,例如,深蹲和靠牆伏地挺身。這些活動可以改善代謝健康,並降低心血管風險。
●及早掌握症狀,認識自己的重要數據
許多心血管疾病是「悄悄」發展的,像是高血壓、血糖過高或膽固醇升高,往往沒有明顯症狀,直到發生嚴重狀況,例如心臟病發作,才會被發現。
理想狀況下,35歲以上的民眾,特別是家族中有心血管疾病病史者,應該每年進行健康檢查,並依據檢查結果來調整生活習慣。
●打破久坐循環,起身動一動、強化、伸展
現代生活讓人長時間坐著,不論是在辦公桌前、車裡,或是螢幕前。長期久坐行為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增加有相關。
使用升降桌或在工作中安排活動休息,都有幫助。但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姿勢、關節活動度與肌肉功能。規律的伸展、阻力訓練,以及平衡運動,不僅能維持肌肉骨骼健康,也能降低受傷或因缺乏活動引起的健康問題。
●一步一腳印,克服壓力
長期壓力會導致身體發炎、高血壓,以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而這些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雖然冥想和心理諮商是很重要的工具,但運動同樣是強而有力的「壓力調節器」,幫助改善情緒、睡眠,以及提升心理韌性。
來源:自由健康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