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5-9-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40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530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農曆七月十五日慶讚中元,地官赦罪眾生 
 
三元三品三官總誥 
志心皈命禮 
唯三聖人。乃壹太極。普受浩劫家之命。鼎膺無量品之褒。紫微清虛洞陰。總領功過。賜福赦罪解厄。溥濟存亡。道冠諸天。恩覃三界。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三元三品三官大帝。 三宮九府感應天尊。 
 
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寶誥 
志心皈命禮 
青靈洞陽。北都宮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主管三界十方九地。掌握五嶽八極四維。吐納陰陽。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慈育天地。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浩劫垂光而能消萬罪。群生父母。存沒沾恩。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 
 
 
  
問:地官大帝是怎麼為眾生赦罪的? 
 
答:經過前面的分析不難發現,地官大帝,是元始天尊為調和陰陽二炁在地炁圓滿之時應化專為眾生赦罪的神祇,設三宮九府四十二曹考召官屬,各主生死青黑二簿,隨功過罪福生死滅度,考算年月輕重。那麼,何謂罪福之籍、青黑二簿呢? 
 
罪簿,又稱黑簿,即三元考校時右宮記錄罪累死名的簿冊。 
 
福簿,又稱青簿,即三元考校時左宮記錄善功生名的簿冊。 
 
 
  
《三官經》曰:地官至七月十五日即與獄囚地獄受苦眾生除罪簿、滅惡根、削死名、上生籍、已去提、未去提、已提至、未提至、已結證、未結證、已發覺、未發覺逢赦除之。 
 
道教將地官赦罪的除罪簿、滅惡根、削死名、上生籍、已去提、未去提、已提至、未提至、已結證、未結證、已發覺、未發覺等十二流程,稱作地官十二赦。那麼何謂地官十二赦呢? 
 
1、除罪簿 
除罪簿,即赦除罪簿登記的死籍,意味著已經除盡了所有罪惡。 
 
2、滅惡根 
滅惡根,即滅除造作罪惡的根源,以後不再會造新的罪惡。 
經過除罪簿、滅惡根,受苦眾生不僅清空了之前故作誤為的罪障,而且不再造新罪。《生天經》曰:能屏眾緣,永除染著,外相不入,內相不出,於正念中,乃得五臟清涼,六腑調泰。三百六十骨節之間有諸滯礙,十惡之業,百八十煩惱之業,眾苦罪源悉皆除蕩。 
 
3、削死名 
削死名,即削除罪簿記錄的死名,意味著落滅死名而不再受黑夜之苦。 
 
 
  
4、上生籍 
上生籍,即在青簿注上登記生籍,意味著注上生字而必定更生,甚至長生。 
經過削死名、上生籍,受苦眾生不僅不再有死的可能,而且注上脫化更生或遂願往生之因。可見,地官赦罪是赦除已經所造之罪孽,滅除以後再造的新的罪孽,同時上生籍或者南昌下宮列仙或南宮上宮受度。前面四赦是考校結果的改變,後面八赦則是考校過程的改變。 
《救苦經》指出:紫雲覆黃老,是名三寶君,還將上天炁,以制九幽魂,救苦諸妙神,善見救苦時,天上混無分,天炁歸一身,皆成自然人,自然有別體。本在空洞中,空洞跡非跡,遍體皆虛空。第一委炁立,第二順炁生,第三成萬法,第四生光明。 
 
5、已去提 
已去提,即正在去提考的受苦眾生,或者正在提考的受苦眾生生死簿冊。 
 
6、未去提 
未去提,即尚未提考的受苦眾生,或者尚未提考的受苦眾生生死簿冊。 
 
7、已提至 
已提至,即已經提考的受苦眾生,或者已經提考的受苦眾生生死簿冊。 
 
8、未提至 
未提至,即尚未提考來但已經去提拷的受苦眾生,或者尚未提考來但已經去提考的受苦眾生生死簿冊。 
 
9、已結證 
已結證,即已經提考結束的受苦眾生,或者已經提考結束的受苦眾生簿冊。 
 
 
  
10、未結證 
未結證,即已經在提考但未提考結束的受苦眾生,或者已經在提考但未提考結束的受苦眾生簿冊。 
 
11、已發覺 
已發覺,即已經開始考校或者記錄罪福善惡的受苦眾生,或者已經開始考校或者記錄罪福善惡受苦眾生的簿冊。 
 
12、未發覺 
未發覺,即受苦眾生的罪福善惡還未被考校,或者生死簿冊上尚未記錄結果。簡單地講,地官十二赦是指三元考校受苦眾生過程的十二種情況。就受苦眾生而言,一旦造罪孽無論是否被發覺、發覺以後是否結證、結證以後是否去提、去提以後是否提至、提至以後是否右宮書罪籍,地官都會赦除。 
 
也就是說,地官十二赦不僅赦除已有罪孽,而且落滅造罪的惡根,在左府注上生籍。如何才能達到地官十二赦呢?《三官經》指出:若有善男信女皈依三元齋戒,三年圓滿,命道轉誦此經,三五十遍,千五百遍,踴躍懺悔,悔過愆尤。道君曰:即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慶生中會,正值地官定簿冊之期,正信男女宜修持《三官經》,禮拜《三官懺》請地官大帝在中元之辰行此十二赦。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