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66|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八萬四千法門,哪個法門最適合我 [複製連結]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總版主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前天 04:1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2
  雖然同樣是學佛,但是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種種宗派,那我們應該選擇什麼法門呢?這個非常重要。選擇法門不是靠我們自己的分別念,而是最好依權威可靠的祖師大德為我們所作的抉擇。
  
  印光大師《淨土決疑論》:「藥無貴賤,愈病者良。法無優劣,契機則妙。在昔之時,人根殊勝,知識如林,隨修一法,則皆可證道。即今之世,人根陋劣,知識稀少,若捨淨土,則莫由解脫。」
  
  印祖這裡就指出,法門的選擇有兩方面內容,對此我們要先斷疑,要選擇、抉擇好。
  
  首先,「藥無貴賤,愈病者良。法無優劣,契機則妙」。印祖這四句十六個字非常重要,直接指出:我們選擇法門的時候,要選擇一個契機的法門。法門很殊勝,能契理當然很好;但是同時還要契機,這更加重要。如果法門雖然契理,但是不合你的根基,這也不行。所以法門選擇的第一步就是要契機。
  
  第二,在難行道、易行道,通途法門、淨土特別法門,聖道門、淨土門之間,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你是選擇易行道還是選擇難行道?我們當然要選擇易行道,要掂量自己的根機。特別是對末法時代的眾生,這一點非常重要。
  
  這裡主要告訴我們,最初我們學佛選擇法門的時候,要做好兩方面的選擇。第一,契理與契機,其中更重要的是契機,在契理的基礎上還要契機;第二,難行道與易行道,我們要選擇易行道。這兩方面的選擇非常重要。
  
  一、釋「契機」
  
  關於「藥無貴賤,愈病者良。法無優劣,契機則妙」,這裡印祖講得非常簡略,所以下面我們再根據印光大師在《文鈔》中其他地方的詳細開示來更廣地了解一下。
  
  《印光法師文鈔》與徐蔚如居士書五:「蓋契理而不契機,則不能感應道交。所謂說法不投機,便是閑言語矣。」
  
  說法必須要投機。如果不契機,就不能感應道交,你就和這個法不能相應。所以不管這個法有多殊勝,即使它契理,是最殊勝的法,但是你根機不夠,法不契機,那對你來說也沒有用。
  
  再看印祖在《印光法師文鈔》續編發刊序中所講的關於契理契機的問題:「以如來一代所說,一切大小乘法,皆隨眾生根性而說。或契理而不能遍契群機,或契機而不能徹契至理。因茲如來出世度生之本懷,郁而不暢。眾生即生了脫之大法,卷而未舒。」
  
  佛所說的一切法,都是隨順眾生根性講的。講法的時候隨順眾生的根性,所以有時候契理不契機,有時候契機但不契理。這樣佛度生的本懷就不能真正暢達。
  
  「《華嚴》雖已導歸西方,而人天權乘未聞。諸經亦多略示端倪,而法門綱要未著。」
  
  《華嚴經》雖然以最後的《普賢行願品》導歸西方(「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但是「人天權乘」並沒有聽到。《華嚴》主要是為登地以上的大乘聖者菩薩宣講的,連阿羅漢都是如聾如盲、不見不聞的。其他經典裡面雖然大約有提到,但是淨土法門的綱要並沒有明顯地開顯。
  
  「由是如來興無緣慈,運同體悲,特於方等會上,說彌陀淨土三經。普被三根,全收九界,闡如來成始成終之妙道,示眾生心作心是之洪猷。機理雙契,凡聖齊資。如阿伽陀藥,萬病總治。如十方虛空,萬象總含。普令聖凡,現生成辦道業。大暢如來,出世度生本懷。倘如來不說此法,則末世眾生,無一能於現生了生死者。」
  
  於是佛就「興無緣慈,運同體悲」,在方等會上講了彌陀淨土三經,把淨土法門的道理詳細作了介紹,這樣就「機理雙契,凡聖齊資」。一般按天台的講法,「五時」最初是華嚴時;接著鹿苑時,主要講四阿含;再接著才是方等時;後面是般若時;最後是法華涅槃時。淨土法門是三根普被、九界全收的法門,它不但契理,而且還契機,任何眾生都能得益。
  
  下面以比喻來講:「如阿伽陀藥,萬病總治。如十方虛空,萬象總含。」阿伽陀藥是一種妙藥,可以治一切病;或者就像十方虛空,一切事物、景象都可以含藏在內。
  
  「普令聖凡,現生成辦道業。」這樣才能使凡夫、聖者都能「現生成辦道業」,也就是不分是凡夫還是聖者,即使你還是一個凡夫,即生也能成辦道業,也能出輪迴、了生死,這樣才能「大暢如來,出世度生本懷」。佛出世的本懷,也只有通過淨土法門,才能真正得到淋漓盡致的顯現。
  
  「倘如來不說此法,則末世眾生,無一能於現生了生死者。」如果佛不說淨土法門,那末法時代的眾生,幾乎沒有一個人能夠現生了生死。因為依難行道的通途法門,要想斷惑證真才能出輪迴,而斷除見思惑(煩惱障)是非常不容易的。不用說斷見思惑,得初果都很難;不用說得初果,得初禪都極為稀有。得到初禪能夠入定幾天,我們這個時代的媒體很發達,如果真有這樣的人,馬上全世界就都知道了。但是實際上能像廣欽老和尚一樣,能夠入禪定幾天的人,現在這個時代非常稀有。
  
  對我們來說,法門契理雖然重要,但同時更重要的是還要契機。能契理、契機當然是最好的,就像淨土法門;如果不能契理,那麼能契機也可以,畢竟能契合你的根機;但是如果契理而不契機,那就像「閑言語」一樣,「說法不投機,便是閑言語」。這樣不管法門多麼殊勝,如何契理,對你來說都沒有用。所以更重要的是契機。
  
  二、釋「易行」
  
  下面再看:「在昔之時,人根殊勝,知識如林,隨修一法,則皆可證道。即今之世,人根陋劣,知識稀少,若捨淨土,則莫由解脫」。
  
  這裡講了兩方面:「在昔之時」,佛在世的時候,正法時期,人的根器非常殊勝,善知識如林,隨便修一個法都可以證道;但是現在是末法時代,「人根陋劣」,善知識非常稀少,你如果捨離了淨土法門,那就無法解脫了。
  
  這個道理就智者大師《淨土十疑論》中引用龍樹菩薩的《十住毗婆沙論》所開顯的一樣。龍樹菩薩是大乘八宗共同的祖師,是最權威的,無可爭議。智者大師《淨土十疑論》:
  
  「是故《十住婆沙論》云:於此世界修道,有二種。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難行者,在於五濁惡世,於無佛時求阿鞞跋致,甚難可得。」
  
  在五濁惡世時,佛已經滅度了,你要想求「阿鞞跋致」,也就是不退轉,這是很難的,是難行道。
  
  為什麼稱為難行道呢?有五方面原因:一、「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無賴惡人,破他勝德」,外面的惡人、惡因緣力量很大;三、「顛倒善果,能壞梵行」;四、「聲聞自利,障於大慈」;五、「唯有自力,無他力持」。這就像「跛人步行,一日不過數里,極大辛苦。謂自力也」,這是自力法門,也就難行道。
  
  下面再看易行道:
  
  「易行道者,謂信佛語,教念佛三昧,願生淨土。乘彌陀佛願力攝持,決定往生不疑也。如人水路行藉船力,故須臾即至千里。謂他力也。譬如劣夫從轉輪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轉輪王力也。」
  
  如果你能相信釋迦佛講的淨土法門,「願生淨土」,生信發願,這樣「乘彌陀佛願力攝持」,不是靠自力,而是靠他力佛力,就能「決定往生不疑」。只要你內心能不懷疑,就能決定往生。「如人水路行藉船力,故須臾即至千里。謂他力也。」這是他力法門,是易行道,和前面的自力法門難行道可以作一個對比。所以我們當然要依易行道修習,而不應該依難行道。
  
  對我們來說,最初法門的抉擇非常重要,這是我們學法的第一步。
  
  下面再看蕅益大師的《靈峰宗論》: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若信心而乏智慧,未有不泣岐兩端者。佛言末世斗諍堅固,億億人學道,罕有一人證果。惟依念佛求生淨土,可以橫超苦輪。」
  
  就像《大集經》中所講的,末法時代眾生學佛,億億人中,罕有一人得道,惟有依念佛求生淨土的法門,才可以出離生死苦海。如果你不知道怎麼選擇法門,那就只能在十字路口中間哭泣,不知道怎麼辦,不知道如何選擇。選擇法門,需要我們的信心與智慧。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2Rank: 12Rank: 12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在線上
2
發表於 昨天 08:42 |只看該作者
佛教強調因材施教:對不同的眾生,佛會用不同的方式教導,目的是引導大家最終證悟。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驛動的心 + 3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勵.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6 21:0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