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839|回覆: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趣味分享] 如果能善用這套公式 [複製連結]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9-10 02:06:4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2
如果能善用這套公式

如果能善用這套公式,一定能讓人願意聽你、信你、買你!!

在生活中我們常會考慮一件事或一個東西值不值,也會努力向別人表達或者推銷某物。
我以往的做法是:當我認為一個東西很值的時候,會不斷強調它的好處。

但反過頭來想,當我自己是被動聽的一方的時候,除了會考慮它帶來的價值,還會很自然地權衡要付出什麼成本,更進一步,還會產生一種“但萬一……”的心理預警=>這其實是感知風險在起作用。

換句話說,從顧客、聽眾,或者任何決策者的角度來說,他們考慮的不只是“值”,而是“代價”“不確定性”

於是,僅僅強調“這個東西好”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一個更完整的心理評價模型,來解釋我們真實的“值不值”判斷邏輯:

價值認知 = 感知價值 × (1 - 感知風險) - 感知成本

我認為這個模型是一個極具解釋力的思維框架,適用於行銷、溝通、消費決策,甚至人際交往與職業選擇。

拆解三大核心因數
我們來逐一拆解模型中的三個核心因素。
(1)感知價值
指的是消費者/用戶/決策者主觀認為能獲得的好處。這與客觀價值不同,它更依賴於以下幾個方面:
•        情緒價值:帶來愉悅、安心、憤怒釋放等情緒體驗
•        功能價值:解決了具體問題
•        身份價值:提升了自我形象、地位、歸屬感
•        預期滿足:滿足了某種想像中的需要
感知價值是對“收益”的心理評估。

(2)感知風險
在做選擇時,人們腦中常常浮現一個問題:“萬一呢?”
•        萬一效果沒那麼好?
•        萬一被騙了?
•        萬一後悔了?

這些“萬一”就是感知風險的表現,它涵蓋了:
•        功能風險:產品無法實現預期功能
•        財務風險:損失金錢
•        心理風險:後悔、自責、焦慮
•        社會風險:他人評價負面
•        時間風險:耗費大量時間無果
而模型中使用了 感知風險 這一項,意指:感知風險越高,實際價值的心理折扣越大

(3)感知成本
這不僅僅是“錢”,而是你為了獲取該價值所要付出的所有東西,包括:
•        金錢成本
•        時間成本
•        精力成本
•        情緒成本
•        機會成本
而人們常常在潛意識中把這些統合進 “感知成本” 這一心理帳本。

場景解析
這個模型的最大魅力在於它能解釋日常生活中很多“值不值”的感受。我們舉幾個典型例子說明。

案例一:網課你為什麼不願意報?
很多人流覽線上課程,看上去內容不錯,也確實有興趣,但最終卻沒有報名。
套入模型:
•        感知價值:有一點(但不確定能不能真的學好)
•        感知風險:很高(怕自己堅持不了,怕聽不懂,怕課程水)
•        感知成本:價格不便宜 + 學習時間要投入
於是:
價值認知 = 略高的感知價值 × (1 − 較高的感知風險) − 不小的感知成本
結果就是:不值得。

案例二:奢侈品包為什麼有人願意買?
再比如一個售價五位數的奢侈品包,為什麼那麼多人趨之若鶩?
•        感知價值:身份象徵、社交優勢、做工優雅(遠大於功能)
•        感知風險:幾乎沒有(品牌背書,仿佛“不會出錯”)
•        感知成本:雖然價格高,但可以分期支付,且“值這個價”的心理暗示強
於是:
價值認知 = 高感知價值 × (1 − 低感知風險) − 接受範圍內的成本
結果是:值得(至少在他們看來)。

案例三:免費贈品為什麼依然“賣不動”?
有些機構給出免費試用服務,但人們還是猶豫甚至拒絕。
這是因為:
•        感知價值:很低(你都免費了,那肯定沒啥用)
•        感知風險:高(怕浪費時間、擔心洩露資訊)
•        感知成本:雖然“免費”,但需要註冊、預約、等待
即使價格是0元,整個價值認知仍為負數:“我不想要”。

可以怎麼用這個模型?
用法一:判斷自己的選擇是否理性
下次你猶豫要不要下單、選定對象、跳槽、報名課程時,不妨問自己:
•        我覺得能獲得什麼?(感知價值)
•        我擔心會出什麼問題?(感知風險)
•        我需要付出哪些代價?(感知成本)
如果你只是被感知風險嚇住了,可以試著降低不確定性(比如瞭解案例、試著體驗)。

用法二:產品或服務設計時提升價值認知
如果你是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一方,這個模型也有強大的指導意義:
•        提升感知價值:展示實際案例、情緒滿足、身份躍遷等收益
•        降低感知風險:提供保障機制、免費試用、用戶評價
•        壓縮感知成本:簡化流程、降低門檻、節省時間
價值認知的關鍵是:讓用戶感到“很值”,而不是“強行推銷”。

擴展應用
這個模型背後,其實也和多個行為經濟學原理呼應:
•        前景理論:人對損失更敏感,因此感知風險比感知價值更能左右決策
•        錨定效應:感知價值受對比參照物影響
•        沉沒成本謬誤:感知成本一旦發生,很難拋棄影響
•        決策框架效應:不同表述會讓人重新評估風險

因此,這個模型不只是實用的判斷公式,它還啟發我們:價值感是可設計的、可引導的
人與人之間經常會因為“值不值”的感受不同而產生衝突
但如果我們站在“感知”的角度,而不是“客觀”的角度,也許會多一分理解。

有時你覺得不值得,是因為你高估了風險,或低估了價值。
有時別人覺得你不值得,是因為他看不見你的成本,或不理解你的收益。

如果你覺得這套模型有用,可以試著拿出你最近一次重要消費決策或職業選擇,甚至在無法確定自己的感情時, 不仿代入這三個變數分析一下。
也許,你會發現,真正影響你判斷的,並不只是價值,而是“感知”本身。

請你(妳)善用這套公式!!
不一定會讓妳(你)在人生路途上呼風喚雨, 但大有可能讓你(妳)未來餘生如魚得水!

注: 聽聽就好, 個人人生感悟, 請不要執著較真!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smartlion + 40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總評分: SOGO幣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0Rank: 10Rank: 10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25-9-14 22:55:42 |只看該作者
的確是非常好用的公式啊!謝謝您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25-9-15 16:39:56 |只看該作者
funnytey 發表於 2025-9-14 23:55  
的確是非常好用的公式啊!謝謝您

客氣了!

有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

THK!!

Rank: 10Rank: 10Rank: 10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25-9-15 16:46:29 |只看該作者
aobaochiai 發表於 2025-9-15 16:39  
客氣了!

有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

不用客氣!這的確是一級棒的好公式啊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24 17:3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