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
- 最後登錄
- 2025-9-2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32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3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渡渡鳥畫像與骨骸。(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渡渡鳥(dodo)在17世紀左右就已滅絕,近日美國生物技術與基因工程公司「Colossal Biosciences」聲稱,已在復活渡渡鳥的事上取得關鍵突破,預估5至7年內,就有機會讓數千隻渡渡鳥重返模里西斯。然而,持反對意見的專家也警告恐有道德風險,尤其是在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加劇的現代世界。
根據《衛報》、《CNN》報導,這家總部位於德州的公司,因其讓真猛獁象(woolly mammoth)、恐狼(dire wolf)重新現世的計劃而備受關注,該公司17日聲稱,已成功在實驗室中,培養出鴿子的原始生殖細胞,這是精子與卵子的前驅細胞,打算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修改渡渡鳥現存血緣最近的親戚「尼科巴鴿」(Nicobar pigeon)基因,使其盡可能接近渡渡鳥的樣貌,再將這些基因注入基因編輯雞的體內,從而讓牠們能繁殖渡渡鳥。
「Colossal Biosciences」首席執行長拉姆(Ben Lamm)表示,關於渡渡鳥的「回歸」,粗略估計還需要5到7年,但最長也不會超過20年,也已經著手與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合作,希望在模里西斯尋找安全、無鼠害的棲息地,讓渡渡鳥能再次遷徙,畢竟棲息地的喪失,獼猴、豬和老鼠等物種入侵,被認為是幾世紀前渡渡鳥滅絕的主因,最後一次可靠的渡渡鳥目擊記錄來自一位1662年的荷蘭水手。
來自專家的道德與倫理質疑
只不過,這項看似振奮人心的計畫,卻引來不少專家質疑,該如何定義這些基因編輯物種,以及在這個人類侵占生態系統、氣候危機的世界,牠們將扮演何種角色。康乃爾大學的演化生物學家坎帕尼亞(Leonardo Campagna)認為,最終被製造出來的,很可能只是1隻「外型古怪的鴿子」,而非真的渡渡鳥。
牛津大學的生物學家格蘭耶(Rich Grenyer)也直言,這種「基因編輯動物」充其量只是一種模擬,是「危險的障眼法」,將構成巨大的道德風險,助長人類「導致物種滅絕的行為」,包含棲息地破壞、大規模屠殺、人為造成的氣候變遷,因為反正也有辦法復活。
格蘭耶並指出,如果這些被重新培育出來的珍稀品種,不是要安置在動物園裡的,那麼何處才能真正讓牠們安家?強調缺乏棲息地正是造成物種滅絕的根源之一。
有技術很棒,但應著重保護現存瀕危物種?
英國東安格里亞大學環境科學學院(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s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的演化遺傳學教授范歐斯特豪(Cock van Oosterhout)則肯定Colossal Biosciences開發技術,對於鳥類保育有寶貴的潛在應用價值,但不是著重在復活渡渡鳥,而是修改現存瀕危物種的基因,幫助牠們可以更好適應環境挑戰,比如日益減少的棲息地、致命疾病。
范歐斯特豪也坦言,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這種「侏羅紀公園式的華麗科學」,確實能吸引那些平常對生物保護不感興趣、但又荷包豐厚的資助者,但物種滅絕的議題非常複雜:「我們需要做的是從現在開始防止物種滅絕,防止棲息地喪失。技術無法解決生物多樣性危機,它或許可以拯救一些物種,但終究不是靈丹妙藥。」
資料來源 : NOWnews
https://www.nownews.com/news/67324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