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5-9-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82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246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得受中極戒,做一名戒行精嚴的修道人
全真傳戒,為眾多修道之人演說龍門戒法,教人漸此修持。欲求脫離苦海者,當先受《初真十戒》,收伏頑心。次受《中極大戒威儀》,細行表里,精粗無不兼備,乃超凡之經略,作仙聖之梯航。
教門規定,持初真戒時能毫無過犯,方許受中極戒。中極戒全稱《中級上清洞真智慧觀身大戒經》,又稱「智慧觀身戒」、「保仙靈文」等。中極戒是元始天王授給太上高聖道君,以傳太微天帝及太極高仙。此戒共三百條,稱「中極三百大戒」。中極戒的內容非常詳細,從言行舉止到傳授戒篆,無所不包,可謂道教最為詳細的戒律之一。
此戒分上、中、下三品,即上元84條、中元36條、下元180條,三品大戒總計三百條。全真教規定,不受此戒者,不得做證盟、監戒二師。受中級戒者稱妙德師。「中級大戒」為道教全真三壇大戒之一。
儒書所言:禮儀三百,威儀三千是也。這個道理,條款雖多,其理歸一。檢束身心,但看日用動靜之間,重點在於是否能明白持戒的意義,而非昧於戒文,卻不明白心性上的超脫。孟子說得好: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此三百大戒,須要事事省察,處處留神,正是收放「心」的道理。
修道的學問,在於一個「心」字。心能明於太虛,身體自然神清氣爽。受持三百大戒之後,面對紅塵世間,修真者可以內如泰山不動不搖,外如虛空不塞不礙,心空無物,萬法如一。忽見本地風光,原來俱足。般般顯露,物物明真。信手拈來,頭頭是道。
南華真人有言:宇泰定發乎天光,這便是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之理。世人皆有貪嗔痴之因,因此便要修立戒定慧之果。若悟得本來無一物,又有何可戒?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到此地位,可以證天仙之果位矣!這便是強調受戒的意義,並非只限於戒文,而是通過持戒去達到無為、玄玄的大境界。
持戒修行,是在對心地進行磨練,唯有勤苦才可成真。受持中極戒文,這本是修行者對自身修證的精進,更是由三寶證盟、眾真加被,上為國家而植福,下祈玄澤以流芳。祝聖朝億萬年,等乾坤而永固,俾道德五千言,與日月以並行。檀信蒙恩師資納,慶九祖超度,父母承庥。蠢動含靈,九軍眾庶,同登壽域,共躋昇平,稽首虔恭,解座如法。
(道教之音)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