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1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認識疾病] 腹脹、消化不良吃胃藥沒效? 醫示警:恐是膽結石作怪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9-21 04:12:1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

 
日常應避免過度油膩飲食,並定期健康檢查,是預防膽結石的有效方式。

一名年近六旬、患有高血壓與糖尿病的女性,近3個月來一吃完飯就脹氣、上腹悶痛,後因右上腹疼痛及高燒送醫,經診斷為急性膽囊炎,住院抗生素治療後返家休養。不料一個月後病情急轉直下,再度出現腹痛、黃疸,伴隨深色尿液、反覆高燒及畏寒等症狀,入院時甚至已有嗜睡現象。經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一般外科主任王俞傑診斷,確認為膽結石導致膽管阻塞,進而引發膽管炎。

膽囊炎8成源自膽結石阻塞 易與胃病混淆延誤治療
王俞傑主任表示,膽囊炎患者有八成是膽結石阻塞造成,門診上常看到有病人自述胃痛,吃胃藥仍沒有辦法緩解疼痛,照胃鏡看起來也好好的,因而易與其他疾病搞混,延誤就醫治療時機。

膽囊功能為儲存肝臟製造的膽汁,當身體需要消化脂肪時,膽囊會收縮,將膽汁經由膽管送入腸道。長期下來,若膽囊內膽汁濃縮或流動不順,可能因體質關係而逐漸形成膽結石。這些結石隨膽汁流動至不同位置,可引發各種併發症,例如阻塞膽囊出口造成急性膽囊炎;若卡在膽管中,則可能導致黃疸或急性膽管炎。更嚴重者,若細菌上行感染至肝臟而未受控制,便可能發展為敗血症。

這些人是膽結石好發族群 出現4大症狀應及早處理
膽結石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層,根據文獻指出,肥胖、女性、40歲以上及有生育經驗者為較常見高危險群。王俞傑主任提醒,若在健檢中發現膽結石但無明顯症狀,可先觀察;但若出現典型症狀,如飯後右上腹痛、黃疸、灰白便或急性發炎反應,應及早處理,必要時進行膽囊切除手術,以避免病情反覆惡化或引發更嚴重併發症。

預防膽結石從日常做起 建議少油飲食+定期健檢
王俞傑主任表示,以醫師的立場來看,對於有症狀的膽囊結石疾病(常常因油膩的飲食發作)考慮疾病會反覆發作,且每次發作越來越嚴重,再加上現代人平均壽命延長,年紀越大發作對身體的傷害越大,而且病況反覆發作會變得更複雜,即便手術處理也會增加併發症及危險,建議及早處理,可以避免反覆發作降低生活品質,以及造成困難手術狀況。

他也呼籲,日常應避免過度油膩飲食,並定期健康檢查,是預防膽結石的有效方式。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0-3 03:0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